“中国海南·柬埔寨光明行”为柬埔寨172名白内障患者带去光明
“中国海南·柬埔寨光明行”第四次行动圆满收官,共义诊病人725名
为柬埔寨172名白内障患者带去光明
马上能揭开纱布重见光明,接受白内障手术的柬埔寨患者露出笑容。 海南日报记者 陈元才 摄
■ 本报记者 计思佳
7月28日21时15分,在柬埔寨暹粒省医院,海航医生集团眼科首席医疗官郝燕生完成了此次活动的第172例手术。他换下手术衣,拖着疲惫的身子走出手术室。“虽然很辛苦,但也要坚持为最后一个病人做完手术,这是一份责任,也是一份荣誉。”郝燕生说。
消翳障,通民心。2016年9月、10月,2017年1月、7月,不到1年时间,海南省委、省政府集合多方力量组成工作团队,先后4次前往柬埔寨开展“中国海南·柬埔寨光明行”义诊活动,共实施复明手术543例,成功率达100%。当“光明行”活动中的政府官员、医生护士、志愿者穿上蓝色队服后,都变成了传递中柬友谊的“光明使者”,不仅“擦亮”了柬埔寨白内障患者的眼睛,也为中柬友谊再添温情。
中柬友谊再添温情
1年内,4次“光明行”,543台白内障复明手术,100%成功率,海南医疗义诊队在柬埔寨创造了一段令人传颂的佳话。
3天共完成172例手术,海南省眼科医院白内障专科主任杨军和郝燕生坦言,工作强度是国内的两倍。
活动中,还有一群默默付出的志愿者和翻译人员。“手术室需要棉签”“43号病人马上出来,请准备”……这几天,来自海航集团的志愿者欧阳昱每隔几秒就会收到这样的指令。他负责整个中国志愿团队的统筹协调,每天忙着交代、对接,身上的衣服汗湿了就没干过。
和妻子搭车从金边赶来,3次参加“光明行”的柬埔寨华人志愿者王潭说:“能为中柬两国人民架起‘连心桥’,我感到非常自豪。”王潭还将自己的侄女王小琴拉入了团队,为手术提供翻译工作。王小琴说,一个人没有手或腿还能活,但没有眼睛,生活就黑暗许多。“我身上有中国人的血液,我为中国医生感到骄傲。”
“光明行”影响力不断扩大
一周内,义诊病人725名,完成手术172例,第四次“中国海南·柬埔寨光明行”活动义诊人数、完成手术量是历次活动中最多的一次。
“这说明‘光明行’活动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省外事侨务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
“光明行”活动受到柬埔寨民众欢迎,中国医生的精湛医术是重要原因。手术中,医护人员在抢时间的同时,对手术质量更加精益求精。“我在国内做一台白内障手术平均只要5分钟,在柬埔寨则需要10分钟,难度大的手术更是花了半个小时。”郝燕生说,在柬埔寨,医生不懂当地人的语言和习俗,需要多花时间和患者沟通,做手术时也要更加仔细。
此次“光明行”活动中,海南省向暹粒省医院眼科捐赠价值118万元人民币的医疗设备,海南医疗义诊队还将对暹粒省医院眼科医护人员进行相关培训。
暹粒省医院眼科主任Kong Sonly在郝燕生的指导下完成了数台手术。“中国医生做的白内障手术切口小,恢复快,不用缝线,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光明行”影响力扩大也离不开当地政府及媒体的支持和关注。当地华文媒体《柬华日报》《金边晚报》《华商日报》对“光明行”进行了报道。柬埔寨主流柬文报纸《柬埔寨之光》、柬埔寨国家电视台也再次聚焦“光明行”活动。
“我已经连续4次报道‘光明行’活动。每次的患者都在不断增多,大家都称赞中国医生非常认真,手术做得很棒。这样的活动能够推动中柬两国的友好发展。”柬埔寨国家电视台记者Tieng Chandara说。
海南积极扛起国家担当
用手术刀架起中柬两国友谊的桥梁,这是海南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扛起国家担当的体现。
省委书记刘赐贵在发给“中国海南·柬埔寨光明行”第四次行动启动仪式的贺信中说,“光明行”义诊丰富了海南与柬埔寨地方合作的内涵,为柬埔寨普通民众带来了光明,拉近了两国人民的距离,夯实了两国传统友谊。
4次“光明行”活动,每次都在柬埔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柬中友好协会主席艾森沃说:“对于白内障病人而言,重见光明是他们最盼望的事。经过治疗后,这些患者不仅能重见光明,还能正常生活,养活自己和家人。感谢中国海南省人民对柬埔寨人民的深情帮助。”
在柬埔寨暹粒,一张张蓝色“光明行”宣传海报贴满大街小巷。“中柬人民是情同手足的好邻居,也是肝胆相照的好朋友。”——海报上的这句话已经深深刻在当地人的心里。
(本报海口7月30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