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总书记提到的“神曲”,究竟有什么样的来由? 民歌《久久不见久久见》与琼中的不解之缘
“久久不见久久见,久久见过还想见。”4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应邀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在演讲开头,他引用了海南经典民歌《久久不见久久见》的这句歌词,引发了全国人民的关注。
这首歌为什么会被国家主席的提到,并受到广大民歌爱好者和社会各届的推崇和热捧呢?
原来,《久久不见久久见》是一首用海南方言演唱的歌曲,歌词中体现了海南中部山区黎族苗族人民热情、好客,对美好生活向往和热爱的思想,创作灵感来源于黎族聚居区的民歌,词曲婉转、深情,是琼州大地广为传唱的经典。而这首歌渊源,却跟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有着莫大的关联。
“久久不见久久见
久久相见才有趣
隔久不见又想见
见着面来眼眯眯”
在琼中,有一种热情叫久久相见,黎族苗族同胞跟远方来的朋友好久不见,再聚首时会高兴得热泪眼眶,把酒言欢,将家里最好的美酒和菜肴拿出来与朋友分享。这种久久相见的热情,正是《久久不见久久见》这首歌词里的真情流露。这首歌创作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海南音乐泰斗谢文经与“黎族歌后”王妚大之间的师徒情怀的感人故事。
王妚大1923年出生于琼中什运乡什运村。虽然目不识丁,但耳濡目染且极有灵性的她9岁即能歌唱,13岁便名扬千里,所编唱的《问候恩人毛主席》《妇女翻身歌》等黎族民歌甚至飘出了五指山,去到了遥远的首都北京,她曾两次到北京人民大会堂献歌,获文化部“突出贡献奖”,被中国文联认定“中国民间艺术杰出传承人”。
因王妚大在海南歌坛的声誉,被誉为海南本土音乐泰斗的谢文经尽管与其岁数相差无几,却也甘愿拜其为师,一直恭敬有加。长期从事民歌研究工作的他,曾这样评价王妚大:她的民歌往往通过淡泊自然的叙事、抒情之咏唱,巧妙地表现深沉的感情,看似平淡无奇但经过巧妙地夸张、比喻、谐音等手法的运用,其内蕴显得特别丰富,所体现的种种感情也特别深沉感人。
而王妚大的学生数不胜数,其中不乏王玉梅、王兰香、王玉香等著名的民歌歌手。可是,只要谈起自己的学生,王妚大必然会首先拿出一张珍藏多年的黑白照片:“你看,这个穿马甲的叫谢文经,是我最得意的学生……”
这师徒二人,每逢见面就如同照片上的情景一样,亲亲热热地搬来小凳面对面坐着,谈起黎族民歌,总有说不完的话题。
2001年,为举办少数民族歌手培训班,谢文经与时任海南省文体厅副厅长邢植朝同去邀请王妚大为学员授课。刚一见面,早早在村口等候的王妚大就迎了上来,和谢文经双手相握,连声道好,没说上几句话,就对起歌来。邢植朝在接受电话采访时不断感慨,“他们二人眼角眉梢尽是手足情深,以歌会友的情景令人很是感动。”
这段因黎族民歌架起的“缘桥”牢固而深远。王妚大没有辜负谢文经,将所知所作倾囊相赠;谢文经亦没有辜负王妚大,将“吃进肚里”的所学所得发扬传承。这位从临高加来小街里走出的音乐人原是不懂黎语的,但他受黎族民歌启发而创作的《久久不见久久见》、《舂米谣》、《黎家姑娘》等经典歌曲婉转深情,其中不无这位“黎族歌仙”的影子,至今仍传唱不息,饱含着对黎族人民的眷眷深情。
《久久不见久久见》这首歌的原型最早由王妚大传唱,后经海南音乐泰斗谢文经改编后名扬四方。
谢文经作词作曲创作的《久久不见久久见》,被海南中部山区的黎族苗族同胞们传唱了十几年,特别在每年的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琼中县就把这首歌搬上琼中三月三的舞台上。这首歌也被琼中收录到琼中十大民歌之中,制成光盘,在民间流传。
目前为止,《久久不见久久见》共出现多个版本。而由陈琼琳、吴晓芸演唱的《久久不见久久见》MV版本,以琼中绿橙为背景,拍摄了青梅竹马的小伙伴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故事。MV在琼中取景,用本土的道具,本地的黎苗群众演员,真实地将琼中的黎苗风情呈现给大家。
MV不仅展现了少数民族青年男女羞涩的爱情故事,也将琼中绿橙皮绿、橙甜、汁多、皮薄的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琼中绿橙因此意外成为“网红”水果,受到男女老少的喜爱。
近年来,琼中大力实施“琼中绿橙”品牌发展战略。经过多年打造,“琼中绿橙”已逐步成为海南热带水果的一大品牌。2002年被评为海南省优质农产品、博鳌亚洲论坛2003年年会指定产品、第53届世界小姐总决赛组委会指定水果,并获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4年又被评为海南省名牌产品,2006年“琼中绿橙”成为海南首个地理标志商标。
据悉,今年海南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琼中分会场开幕式主题文艺晚会上,将有外国友人用海南方言倾情演绎《久久不见久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