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区蹲点日记(18):村民盖房巧用新工艺 既保留传统又防风
20.08.2014 23:47
本文来源: 蓝网
东泰山村是文昌市翁田镇博文村委会下属的一个自然村。在威马逊台风中,村里几乎所有的房屋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作为文昌灾后重建试点村之一,规划部门根据群众意见,在保留传统民居风格的同时引入新工艺,使修缮后的房屋更具抗风能力。
听说今天施工队要进场,东泰山村村民韩美光和家人早早地就开始清理瓦片。作为村里第一户尝试房屋建设新工艺的人家,韩美光一家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
同期声:文昌市翁田镇东泰山村村民 韩美光
(村长说用这样的材料比原先用瓦片好,这种抗风。我们家里经济也困难,用这种材料成本也少一点,用瓦片要几万块钱,用新材料只要1万多。)
韩美光所说的新材料就是硅酸钙板。文昌地区农村传统的瓦房大多都是双层瓦结构。在新建造工艺的规划中,硅酸钙板用来替代底层的瓦片, 涂一层防水胶,再铺上层瓦片。这样不仅结实耐用,还保留了传统民居特色。
同期声:施工队指挥 王成
(这个板是通过水泥加一些元素,通过高温蒸发出来的。它比传统的老瓦工艺还要坚强,它不渗透水,它见过水后,遇到阳光,比现在的硬度还要增加。)
一块“硅酸钙板”的面积将近3平方米,相当于数十块普通的瓦片,像韩美光这栋近100平米的房屋,只需不到2万元就能全部修缮完成,而如果使用传统的瓦片,则需要3万多元。
虽然镇、村干部都把新材料的好处讲明白了,但是村民们心里还是没底,今天试点房屋动工,大家都过来看看实际情况。
同期声:文昌市翁田镇东泰山村村民
(结构、工程队怎么做,我先看一下建好之后是什么样的。)
同期声:文昌市翁田镇东泰山村村民
(关键是材料的质量的问题,群众的思想考虑就是这个问题。如果耐用,大家都会做。)
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文昌市灾后重建小组一直驻点在村里,给大家讲政策、讲科学,做思想工作。
现场声:灾后重建小组给村民开现场会
【本身这个材料(硅酸钙板)就是防水隔热的,强度也很够。是石膏板的5倍,寿命是50年,我们怎么又不放心呢?最上层的瓦片就是为了保存我们民居的风格,从外面看都是一样的,从屋内看屋顶就是平平整整的,更舒服。】
下一步,文昌市将尽快公示落实村民的建房补贴资金,并协调金融机构为村民办理贷款手续,让灾区群众尽快把房屋建起来。
(文字编辑:陈芊亦 视频编辑:王昌运)
本文来源: 蓝网
20.08.2014 2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