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无限·咱们村官有力量(15):陈海雄“要让村里多出大学生”

04.11.2015  01:39

海南网台消息(海南新闻联播):

万宁市万城镇联星村委会,村里有条溪,溪边有9个自然村,簇拥着1所村小学。村民们说,村子和学校,是众星拱月。村支书陈海雄说,先树人,才能树村,教育为魂,才能兴村。今天的《忠诚无限  咱们村官有力量》,我们来认识千方百计让村里多出几个大学生的陈海雄。

对溪边小学的140名孩子来说,陈海雄是“村长老师”,早操时间他常来。既和孩子们聊天,也为学校解决问题。

同期声:万宁市万城镇联星村溪边小学教师  文雅

(如果有网络的话我们就可以和外界联系,也可以下载很多教学资源利用到我们的教学课堂上。)

拿着收集的村民意愿统计,陈海雄再次来到电信营业厅。

现场声:(我们村啊 这个光网问题 很多群众都想接上这个光网 都想接上这个光网 是不是杨总尽快帮我们解决)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万宁分公司  总经理  杨孔山

(我们尽量优先考虑,优先安排。)

溪边小学,就在溪边,从早年的私塾到成为一所小学。小溪哺育着祖辈联星村人,学校,滋养着村民们“做读书人”的梦想。 全村人,对文化的认知,都源于此,包括陈海雄。这个联星村人的精神家园,曾遇到过困惑。

同期声:万宁市万城镇联星村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文新

[我当书记的时候,学校差不多是120人,但后来每一年每一年都减少,到78人。我心急。换陈书记(上任),我说,陈书记啊,不管怎么样一定要把我们学校,溪边小学搞好。]

同期声:万宁市万城镇联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陈海雄 

  (原来我们后边这些都是瓦房,老师就在这里批改作业,太简陋了。)

随着教育资源整合,如果人数不足,溪边小学或将被撤为教学点。陈海雄认定一个死理,只要学校在一天,就要尽可能办好。 

怕生源外流,陈海雄跟着校长一起做家访,动员家长把孩子送回来读书。可是刚开始却碰了一鼻子灰。

同期声:万宁市万城镇联星村  村民  陈琼霞

(不愿意啊。你学校搞不好,我也不想放小孩回来呀。)

陈海雄明白,要把学校办好,根子还在于师资和教学质量。他带头捐款,设教育基金,建明确的奖励机制,既奖励孩子也奖励老师。

这张财务统计报表上,详细记录5年来的每笔捐款,和对每个老师、学生的奖励金额。

5年来,村里考上重点中学的有45名,考取大专以上的有73名,还出了研究生。在联星村,以前最重要的节日是军坡节,现在是开学前的奖学金颁发大会。村里老小,以登上领奖台为荣。

同期声:北师大万宁附中学生  陈策能

(考上北师大万宁附中的,每个人都奖1000块左右吧,当时还请了琼剧团的人来表演,我们的父母上台领奖了,他们当然也自豪也骄傲了。)

同期声:万宁市万城镇联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陈海雄

[第一年考上了3个市重点(初中),第二年考上了5个,后来他们听到这个消息,自愿把儿子、女儿返回学校。]

如今,村里有个“2元行动”。即村民自愿每人每年交2元钱,列入教育基金。在陈海雄看来,2元很少,点燃的是每个村民对文化的敬仰。

同期声:万宁市万城镇联星村  村民  陈进雄

  (2块钱呢也不多。办基金会后捐款越多,基金会越好,把基金会搞大起来,下一代小孩读书,鼓励他们。)

尊师重教,学习文化的气息,在联星村越来越浓。农家书屋,是村里晚上最热闹的地方。 

同期声:万宁市万城镇联星村  村民  文学军

(那些小孩子非常喜欢来写。这是您女儿?我看她写的也很好啊。)

文化的气息,开始蔓延在村里每个角落。多年的垃圾山,村民们自发清理了,门口的水缸、磨盘,有心的村民弄成了装饰花瓶。曾经的羊圈,变成了村民议事的羊栏咖啡。蜿蜒的小溪旁,溪边客厅是大家议事、休闲的好去处。村民们关系也更融洽,邻里纠纷很少。

同期声:万宁市万城镇联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陈海雄

(村里面坏人都没有了,不相同了,什么都变了,人说话也有文明了,以前是不一样的了,以前都很粗鲁的。我们联星村这个小学,我们几代人都是费心血,投入到这上面,这是值得的,值得。)

看着这一切,陈海雄的妻子,总是会想起一对没能上本科的儿女,五味杂陈。陈海雄的儿子高中毕业后,入伍当兵,女儿毕业于护理专科学校,现在当护士。 

同期声:陈海雄妻子  万宁市万城镇联星村村民  刘重菊 

[那时候没时间管他(孩子),随他了,他想学就学。现在人家(村民的孩子)管那么好,也有点心痛。]

为了供弟弟妹妹们上学,陈海雄高中毕业就出去闯荡挣钱养家,打过砖窑、跑过运输、种过槟榔。孩子、学校、教育,这些字眼,总能触动他内心深处。

同期声:万宁市万城镇联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陈海雄 

(我对教育非常关注的,因为我没有圆这个梦嘛,没圆大学梦。)

如今,陈海雄把大学梦都寄托在村里的孩子身上了,他的想法越来越坚定,如果村里一年能出10个大学生,10年就是100个,孩子们的眼界更宽阔,哪怕只有十分之一能回到家乡,那都会给村里带来全新的气息。

文化兴村,已成联星村全村人的梦想。不仅成立了合作社,发展三角梅等花卉产业,村里正在谋划,等光纤拉进了村,要策划联星标签文案网络营销,让更多的游客走进联星村。

 

(视频编辑:王昌运    文字编辑:宁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