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村医韦小丽:挣钱虽不多但爱这工作

01.09.2014  10:48

  韦小丽视患者如亲人,深受群众赞誉。 杨勇 摄

  人物介绍:韦小丽 白沙黎族自治县 七坊镇长龙村乡村医生 推荐人(单位): 白沙黎族自治县卫生局

  “虽然挣钱不多,但这是我热爱的工作。”在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七坊镇长龙村委会行医14年,韦小丽告诉记者,自己是村委会唯一的医生。大家的信赖和情感上的依靠,让她看到了自己的价值。

  1998年,黎族女孩韦小丽在海南儋州卫校参加了为期2年的乡村医生培训。2000年,19岁的她学成归来,回到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担任乡村医生。

  2003年,长龙村还是疟疾防治的重点村庄。村里有个老人,在离村六七公里外的橡胶林里养鸡,平日住在胶园的窝棚里。一个深夜,老人的儿子急急忙忙找到韦小丽,说老人病倒了。当时的交通条件不比现在,有些道路摩托车都走不了,韦小丽二话不说背起药箱就出了门。给老人看完病,她再走回家,已是次日凌晨3时。

  类似经历,在韦小丽的从医生涯中并不少见。不管白天黑夜,不管路途多远,也不管天气多差,只要乡亲们打来电话,她都会背起药箱为患者上门服务。

  如今,长龙村卫生室的医疗条件有所改善,拥有了一间标准化的诊疗室。卫生室为长龙和周边村庄3000多名山区群众服务。

  七坊卫生院院长赖海生说:“韦小丽是优秀的乡村医生,许多群众和她很亲近。她的健康讲座总有许多人参加。

  韦小丽视患者如亲人,经常上门为他们看病、体检,深受群众赞誉。

  2008年,韦小丽代表我省参加全国“亿万农民健康素养知识竞赛”总决赛,并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为她的从医生涯增添了一抹亮色。

  14年的时间,韦小丽从青春年少的女孩,成长为当地远近闻名的乡村医生,其中有欢笑,亦有彷徨。

  “我也想过转行。”33岁的韦小丽说,在卫生室当乡村医生的收入并不高,她感到家庭生活的担子很重。但是,韦小丽最终没有选择离开,“乡亲们需要我信赖我,我就会一直走下去。”(记者 杨勇 特约记者 陈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