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回应国际知名人士:全球化问题需要全球人携手解决
当天上午,李克强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来华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年年会的境外代表。来自世界500强企业的负责人、国际知名学术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主要国际组织和媒体代表等百余人参加了座谈交流。
本次年会上,与会代表重点谈到了全球化未来发展的愿景。事实上,座谈会后出现的一幕更像是全球交融的一个隐喻:中国总理走出会议厅途中,被来自波音、陶氏化学等的商界巨头,以及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掌门人团团围住。数十位国际“大佬”意犹未尽地与李克强继续深入交流。
座谈会结束前,作为本届论坛的外方主席,汇丰控股行政总裁欧智华说:“我们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您在中国经济转型中所发挥作用极其出色。”
中国从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
哈佛大学前校长、美国前财长萨默斯就“全球贸易和国家开放性”第一个向李克强总理提问。他提到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贸易不平衡的问题,并以汽车行业举例说,中国某些重要领域还不够开放。
李克强开宗明义道,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现代化推进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有利于国际分工,发挥各国比较优势,可以通过贸易来推动沟通协商,从而避免冲突乃至战争。
“贸易过程中必然会出现顺差和逆差。中国从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我们和有的发达国家之间无论贸易还是投资都有比较大的逆差。”李克强说,“这没有关系,我们都认为,可以通过共同努力使投资贸易逐步走向平衡。”
对于汽车业,总理表示,中国中端以上轿车超过90%都是外国品牌,“我们还不够开放吗?”他接着讲起20年前的一个故事,当时他接待一家外国汽车商的董事长,到机场迎接用了另一家品牌的汽车,结果对方坚持不上车。
李克强强调,中国政府将本着公平竞争的原则,妥善解决分歧,为外商营造良好环境。“我经常收到外国企业的来信,每一件都是认真对待的。这当然不能靠个人,还要靠制度。今年我们要求95%以上的外商投资企业都改为备案制,而且把漫长的办理时间改为3天必须解决。”
“谢谢您如此周到的回答。”萨默斯点头说道。
个人创造力的迸发不是以加法而是以乘法,释放的经济活力将难以估量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推动‘互联网+’深入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的表述引起了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的浓厚兴趣。他因此向李克强总理提问,跨国公司在互联网服务领域可以发挥何种作用。
“我们推动经济转型很重要的就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什么是新动能?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数字经济、‘互联网+’催生的新业态、新模式,现在在中国可谓雨后春笋。”李克强说。
总理指出,新动能不仅能够改造传统动能,还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中国几年来每年新增城镇就业劳动力1300多万,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的新动能得到解决。
“双创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泰勒管理模式,让每个人的创造力都能发挥,同时通过互联网形成‘集众智、汇众力’。个人创造力的迸发不是以加法而是以乘法,释放的经济活力将难以估量。”李克强说。
他接着强调,在这一领域中国是高度开放的,欢迎外国企业在这方面抓住机会。“请大家关注中国经济正在发生的个性化创造、定制化生产的新局面。不要光看大设备、名牌汽车的对华出口,其实在这个领域和中国合作,市场将极其广阔。”
李克强对库克说:“希望你继续加大投资,我们一定给你创造公平环境,让企业在中国打开更大市场,对在座所有企业家我们态度都一样。”
首先是要避免打贸易战,这对谁都没有好处
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表示自己的问题“有些尖锐”:当美国政府将贸易保护主义作为政策取向时,中国政府将如何应对?
总理说,当前维护国际贸易体系和贸易自由化,首先是要避免打贸易战,这对谁都没有好处。
“中国要维护贸易自由化,一方面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另一方面要继续扩大内需,向世界提供更多市场机会。”李克强说,“至于全球化谁来牵头,坦率讲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而且全球化需要全球人携手解决,也不是一个国家左右得了的。”
“我们主张对话,不可能谁把着话筒不放,更不要去吵架,这些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我相信人类是有理性和智慧的,能够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总理说。
重视中小微企业实际上是对个人价值的尊重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费尔普斯向李克强提出有关人工智能等创新对就业带来冲击的问题。总理说:“这些创新的确给就业带来了挑战,但反过来讲也创造了新的工作岗位。人类毕竟是有智慧的。”
他指出,中国这几年机器人发展很快,但服务经济通过智能制造发展得更快,比如共享单车不仅带动了更多的自行车生产,而且带动了相关服务业如软件开发等。
“人类有很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不是机器能够替代的。如果把双创持续推动下去,不仅会创造需求,而且会引导需求、创造就业岗位、推动转型升级。”李克强说。
当着众多世界500强的企业家代表的面,李克强说:“在互联网时代,中小微企业的活力是难以想象的,而且带动的就业不可估量。重视中小企业实际上是对个人价值的尊重。希望你们更多关注中小微企业。”(杨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