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机动车环保标志发放率仅超六成 推行到底难在哪?

06.11.2014  13:40

      原标题:省推行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5年,至今发放率仅超六成;职能部门、普通百姓环境危机意识不强,大多市县推行力度较弱

      推行“黄绿标”到底难在哪?

      11月5日,海口市南海大道上立着禁止黄标、无标车辆通行的标志牌。

      11月4日,海口一位女车主将刚刚领到的环保标志张贴在挡风玻璃上。

      省公安厅11月4日正式要求,今年年底前,我省全面实行“黄标车”区域限行、禁行。

      2009年7月,国家环境保护部向全国推行“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管理”,但凡路上行驶的机动车都须申领并贴上“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即“绿标”或“黄标”。

      然而5年过去了,“黄标”、“绿标”发放工作在海南开展得并不顺利,目前全省发放率刚刚超过六成。广大市民虽然认可这项政策在治理车辆尾气污染方面的作用,但对申领标志、收费项目等环节却有颇多质疑;此外,由于目前管理上涉及政府多个部门,“九龙治水”现象明显,加上大多数市县的推进力度比较弱等原因,导致了我省机动车环保标志推行面临诸多困难。

      “黑尾巴”屡屡蒙混上路

      制造城市PM2.5的“元凶”,常令市民不堪其扰

      生活在海口,空气质量是引以为豪的本钱之一。但飞速增长的机动车,其尾气尘已经构成了城市PM2.5的主要威胁。

      “平时在市区车流量大的地段开车,我都习惯关窗开空调,但碰到那种‘黑尾巴’,关窗也免不了受罪。”市民肖蕾开了十多年私家车,却发现排气管里冒黑烟的“黑尾巴”车至今也没有全部消失,尤其等红绿灯时,若不幸跟在一辆“黑尾巴”后面,“呼吸有害气体那个难受劲,简直无法形容”。

      “黑尾巴”为何能上路?按照车辆管理的规定,没有到达报废年限,它便有在路上行驶的权利。

      虽然各地都在执行“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排放标准”,也有相关部门上街拦车检查,终究因为需要带设备、跨部门联合执法,且只有“对尾气超标车辆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这一轻微的惩罚手段,因此“黑尾巴”稍稍修理,过了检测这一关,转身又上了路。

      如何才能限定“黑尾巴”(即高排放机动车)行驶?最早想出治理办法的城市是北京。

      1999年1月1日,北京市环保部门组织对符合《北京市轻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机动车发放“绿色环保标志”,划定城市限行路段,禁止排污严重的机动车进入,并逐步淘汰高排放机动车。

      2009年7月,环保部统一并全国推行机动车环保标志。

上一页 | 1 2 3 4 5 | 下一页 分享 网友评论 登录|注册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新闻中心 在线首页 投诉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