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红利叫点“绿”成“金”
记者 刘梦晓
郁郁葱葱的桐花树、海莲等苗木随风摇曳,水波流淌荡漾起一波波涟漪,飞鸟时而盘旋时而一个猛子扎入水中猎食……6月6日,文昌市八门湾畔,数百亩红树林幼苗吐着嫩叶,滩涂满是绿意。
“眼前的这片幼苗是去年刚栽培下来的,长得很好。”望着一株株半米多高的幼苗,文昌市东阁镇良丰村村民符运良满眼欣喜。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由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乔木或灌木组成的湿地木本植物群落,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固碳储碳、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海岸卫士”“海上森林”美誉。
符运良自小居住在八门湾畔,他说,村子周边的红树林世代庇佑着村民。然而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围海造田”“围塘养殖”热潮的兴起,让大片红树林湿地开始一点点被蚕食,也让符运良等当地人进一步认识到了红树林的重要性——不仅海洋生态遭到破坏,沿海村镇抵御海洋自然灾害的能力更被大大削弱。
“文昌是海南岛台风登陆的主要区域之一,如果没有了红树林,村庄受到的影响会很大。”文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说,为遏制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文昌市开展“蓝色海湾”综合整治行动项目,先后投资数亿元修复海岸带。
目前,文昌市已建设海域环境和红树林生态综合监测系统,对生长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且已完成八门湾片区退塘还林还湿面积1.32万亩,其中核心区4773.19亩,缓冲区3686.69亩,实验区4697.18亩。
出乎村民意料的是,红树林修复工作做好了,当地的旅游随之火热起来。“红树林恢复后,环境变好了,游客越来越多。”符运良说,如今在八门湾,不少村民做起了渔家乐的生意。
家住东阁镇群建村的村民赖广业,则是和玩伴们以八门湾红树林为背景,拍起赶海摸鱼的小视频。短短一年多时间,全网粉丝量便超过300万,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网红”。
“每次看到直播间里有人夸八门湾的风景美,我们就特别开心。”在赖广业看来,当直播流量完成变现时,他们也真真切切享受到了海洋生态修复带来的“生态红利”。
(本报文城6月7日电)
编辑:叶霖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