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月海南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形势分析
1-5月,我省规模以上工业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综合能源消费量呈现较快增长,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上升1.15%,上升幅度连续三个月收窄,工业节能逐步向好。
一、能源生产及耗能产品产量情况
1 、主要能源产品产量平稳增长。 1-5月,除了天然气产量下降外,我省发电量、原油加工量和天然原油产量平稳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91.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其中火力发电量85.52亿千瓦时,占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的93.1%,发电量同比增长3.7%,较上年同期降低12.6个百分点;水电和风电产量6.29亿千瓦时,占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的6.9%,发电量同比增长43.0%,较上年同期提高75.6个百分点。原油加工量391.28万吨,同比增长12.9%。天然原油产量12.52万吨,同比增长2.4%。天然气产量0.66亿立方米,同比下降11.4%。
2 、新增工业耗能产品产量大幅增长。 建材、化工和石化行业产品是我省主要耗能工业产品,也是推动工业能耗加快增长的主要因素。1-5月,我省水泥产量807.86万吨,同比增长18.0%;精甲醇产量59.59万吨,同比增长11.9%;机制纸及纸板产量62.83万吨,同比增长11.0%;氮肥产量27.3万吨,同比下降0.8%;纸浆产量55.42万吨,同比下降1.3%。新增PET产量27.92万吨;PTA产量51.15万吨,同比增长3.1倍;纯苯产量6.91万吨,同比增长2.2倍。
二、能源消费量基本情况
1 、综合能源消费量增长偏快。 1-5月,我省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耗453.15万吨标煤(当量值),同比增长11.47%,增速比1-4月提高0.36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综合能耗408.73万吨标煤,占规模以上工业的90.2%,综合能耗同比增长14.15%,比1-4月提高0.31个百分点。轻工业综合能耗44.42万吨标煤,占规模以上工业的9.8%,综合能耗同比下降8.28%,比1-4月提高0.05个百分点。
2 、高耗能行业推动工业能耗较快增长。 1-5月,我省规模以上工业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耗439.08万吨标煤,占规模以上工业能耗的96.9%,综合能耗同比增长11.76%,拉动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增长11.36个百分点。其中石油加工业综合能耗58.35万吨标煤,同比增长76.01%,拉动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增长6.2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综合能耗120.77万吨标煤,同比增长9.57%,拉动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增长2.59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综合能耗147.03万吨标煤,同比增长5.86%,拉动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增长2.0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综合能耗73.45万吨标煤,同比增长9.99%,拉动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增长1.64个百分点;造纸及纸制品业综合能耗38.22万吨标煤,同比下降10.61%,拉动规模以上工业能耗下降1.12个百分点。
表1: 1-5月规模以上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耗
单位:吨标准煤
行 业 | 本年累计 | 同期累计 | 增长% | 拉动率 (百分点) | 比重% |
规模以上工业总计 | 4531503 | 4065047 | 11.47 |
| 100.0 |
六大高耗能行业合计 | 4390781 | 3928714 | 11.76 | 11.36 | 96.9 |
1、造纸及纸制品业 | 382209 | 427566 | -10.61 | -1.12 | 8.4 |
2、石油加工业 | 583532 | 331539 | 76.01 | 6.20 | 12.9 |
3、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 1207702 | 1102270 | 9.57 | 2.59 | 26.7 |
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734547 | 667850 | 9.99 | 1.64 | 16.2 |
5、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12501 | 10539 | 18.62 | 0.05 | 0.3 |
6、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 1470290 | 1388951 | 5.86 | 2.00 | 32.4 |
3 、分品种能源消费量稳步增长。 1-5月,我省原煤消费431.47万吨,同比增长5.53%,其中用于火力发电加工转换投入338.47万吨,同比增长3.16%,占原煤消费量的78.45%;用于终端消费93.0万吨,同比增长15.16%,占原煤消费量的21.55%。天然气消费18.5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15%,其中用于火力发电和供热等加工转换投入2.25亿立方米,同比下降1.62%,占天然气消费量的12.13%;用于终端消费16.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96%,占天然气消费量的87.87%。原油消费391.97万吨,同比增长12.84%。电力消费41.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04%。
4 、西部地区工业能耗快速增长。 1-5月,我省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能耗434.56万吨标煤,占规模以上工业能耗的95.9%,能耗同比增长11.96%;中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能耗1.27万吨标煤,占规模以上工业能耗的0.28%,能耗同比增长6.06%;东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能耗17.32万吨标煤,占规模以上工业能耗的3.82%,能耗同比增长0.86%。
表2:1-5月分市县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耗
单位:吨标准煤
地 区 | 综合能耗 | 增速 % | 地 区 | 综合能耗 | 增速 % |
东部地区 | 173191 | 0.86 | 保 亭 | 1873 | 12.15 |
海 口 | 97025 | -5.16 | 白 沙 | 1695 | -6.58 |
三 亚 | 44995 | 3.90 | 西部地区 | 4345617 | 11.96 |
文 昌 | 13470 | 33.95 | 儋州市 | 1193701 | 25.05 |
琼 海 | 7412 | 7.94 | 儋 州 | 63608 | 13.92 |
万 宁 | 5278 | 8.52 | 洋 浦 | 1130093 | 25.75 |
陵 水 | 5010 | 16.09 | 东 方 | 1898017 | 14.04 |
中部地区 | 12695 | 6.06 | 澄 迈 | 629953 | -7.86 |
五指山 | 1530 | 46.59 | 临 高 | 7023 | -14.41 |
定 安 | 3345 | 18.42 | 乐 东 | 4689 | 7.67 |
屯 昌 | 2555 | -5.59 | 昌 江 | 612235 | 8.14 |
琼 中 | 1697 | -11.21 |
|
|
|
三、工业节能降耗基本特征
1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增幅收窄。 1-5月,我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08.49亿元,同比增长10.2%,增速比1-4月提高0.4个百分点。综合能耗453.15万吨标煤,同比增长11.47%,增速比1-4月提高0.36个百分点。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上升1.15%,增速比1-4月回落0.04个百分点,较1-2月份增幅收窄1.58个百分点,增幅连续三个月收窄。
2 、单位工业增加值电耗继续下降。 1-5月,我省规模以上工业用电量41.88亿千瓦时,占全部工业用电量的79.4%,占全社会用电量的42.4%,是影响社会用电量的主要行业。规模以上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04%,比增加值增速低3.16个百分点,单位工业增加值电耗同比下降2.87%,工业领域节电成效明显。
3 、单位工业产值能耗明显下降。 1-5月,我省35家年耗能1万吨标煤及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耗435.85万吨标煤,占规模以上工业的96.2%,综合能耗同比增长10.77%,单位工业产值能耗0.825吨标煤/万元,同比下降5.36%。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1 、石化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大幅上升。 受去年新投产PX石油化工项目拉动影响,今年以来我省石化行业综合能耗大幅增长,从2月份开始累计综合能耗分别增长50.89%、61.06%、65.19%和76.01%。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上升63.3%、66.21%、61.63%和73.41%。5月份新增中海油海南DCC精细化工项目,推动当月石油加工业综合能耗增长1.15倍。石化行业综合能耗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2.88%,综合能耗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大幅上升是造成我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上升的主要因素。
2 、工业能源消费偏重,结构节能压力加大。 1-5月我省规模以上重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408.73万吨标煤,占规模以上工业的90.2%,轻重工业占比为9.8:90.2,与上年同期相比,重工业能源消费量比重提高1.9个百分点。其中石油、化工两大重工业能源消费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9.5%,重工业能源消费比重偏大,并呈上升趋势,结构性节能矛盾突出,加大后期我省工业节能降耗压力。
3 、工业电力消费增速逐月回升。 前5个月我省工业累计电力消费增速分别为:-4.56%、1.14%、5.46%、6.8%、7.4%,呈逐月回升态势。电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是研判经济发展态势的先行指标。工业电力消费增速逐月回升,一方面预示工业经济逐步回暖,1-5月我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较1-2月份提高1.6个百分点,与工业电力消费增长态势一致。但另一方面也必将推动工业能耗的加快增长,进一步加大工业节能压力。
下一步工作建议: 5月份我省工业节能延续前几个月良好态势,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增幅持续收窄,但工业能耗增速仍然快于增加值增速,工业节能力度还要继续加大,力争尽快扭转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上升的不利局面,为全省节能降耗作出更大贡献。一要积极促进农副食品加工业、汽车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工业低耗能支柱行业发展,充分释放工业企业产能,促进工业提速增长;二要继续加大对年耗能万吨标煤以上重点耗能企业的监管,强化企业节能管理,深挖企业节能潜力,对于新投产企业,要全面分析企业经济效益和能耗情况,加强预警监测,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三要大力发展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发电项目,弥补电力供应不足,提升电力供给水平,积极采用节电技术产品,优化用电方式,提高电能利用效率;四要根据国务院《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要求,加强工业节能降碳。实施工业能效提升计划,在重点耗能行业全面推行能效对标,推动工业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建设。开展工业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实施低碳工业园区试点,持续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推动建立能源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