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安退休干部曹绍烈:12年捐款资助27名贫困生

26.08.2014  18:11

曹绍烈。吴岳文 摄

  他,12年来持之以恒捐资助学,至今已捐出14万多元,帮助27名学子求学,每月捐出的钱,相当于他退休工资的三分之二,剩下的钱仅够支付治疗糖尿病的医药费。他就是定安县政协办公室原主任曹绍烈。今年有6名获得他长期资助的学子参加高考,其中有5人考上大学,这对他而言是最好的回报。

  “一个人大事做不了,总可以做一点小事,一点好事。”七旬老人曹绍烈说,“扶助贫困家庭子女读书是我不悔的选择!我从小家庭贫困,深知贫困家庭的孩子读书不容易,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

  曹绍烈资助的27名学生,有本省的,也有省外的学生,有中学生,也有大学生。截至目前,老曹已经捐出14万多元,资助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学,有的学生已完成学业。

   没钱坐公交,却捐出14万元

  8月22日,记者来到曹绍烈家。老人的家境并不富裕,一家人住的还是20多年前的老房子,70多平方米,屋里摆放了5张床,还有衣柜和书柜,很拥挤。事实上,老曹的生活也非常需要钱,他每月要支付糖尿病的医药费用。有时,他甚至连坐公交车的钱都没有。但他依然省吃俭用,坚持将退休金大部分的钱拿出来,捐助给素不相识的贫困学生,资助他们完成学业,至今已经坚持12年。

  29年前,曹绍烈从部队转业后到定安县工作,就一直在这里扎根。

  现年76岁的老曹头发花白,十分硬朗,思维清晰。老曹告诉记者,前几天发的4000多元退休金,不到两天只剩下三分之一,三分之二的退休金分成几份,除了给希望工程等基金会捐款,大部分都用来资助寒门学子读书。

   资助27名学生完成学业

  老曹说,他自己热心公益事业,并不是心血来潮。2001年,即将退休的曹绍烈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报道:海口一名政法机关的工作人员,每月坚持给希望工程的失学儿童捐款,数额不大,却持之以恒,这样的善举深深打动了他。老曹决定,每个月向省青少年希望基金会汇去50元。从当年7月起,老人以“献爱心”的名义每月给省青少年希望基金会捐款。

  刚开始捐款时,老曹的捐款举动遭到家人和朋友们的反对。因为当时他每个月工资只有1000多元,一家几口人住的是一间老房子。然而,老曹仍然坚持捐款。后来,家人理解了老曹的爱心举动,并支持他的做法。

  老曹还给省希望工程办写信,想直接与贫困家庭的学生结对子进行帮扶。从2002年秋季学期开始,通过定安团县委牵线,老曹与定安城南中学的4名贫困生结成对子,后来他又资助三亚市崖城中学的几名贫困生读书。

  定安“自强女孩”黄静是老曹资助的学生之一。黄静幼年丧父,她和母亲、弟弟相依为命,老曹长期资助她求学。老曹告诉记者,前段时间,黄静给他报喜讯:“曹爷爷,我现在已经找到工作了,可以自食其力了,谢谢您对我的关爱和帮助。

  12年来,老曹捐出14万元,帮助27名学生求学,直到他们完成学业。

  今年有6名获得老曹长期资助的学生参加高考,其中有5人考上大学,对老曹来说,这是最好的回报,他感到非常欣慰。

  老曹说,他资助的学生经常给他写信,老人数了数,共有38封信,每一封信老人都像珍宝一样地保存完好。

  “我会把捐资助学进行到生命停止的那天,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都不会放弃。”老曹说。

   多次参加公益捐资活动

  老曹还热心公益事业,多次参加南国都市报开展的公益活动。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夕,本报发起了“给山里赤脚的孩子送双鞋”活动。老曹专程从定安赶到南国都市报社,捐出200元。当时,老曹对记者说:“钱不多,就给那些孩子买两双鞋吧。

  老曹还是保护历史文化名村的热心人。从2003年5月起,他每月捐款资助定安县高林村管理张岳崧故居1名人员的生活费补贴,从每月60元提升到100元,已累计捐款1万多元;从2006年起,他每年为高林村张岳崧教育基金会捐款200元。(记者 吴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