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口铺前航线老船工:眺海水脚掌舵摆渡30余年(图)
老船工文国新
以脚掌舵,也算一绝。
与另外一艘摆渡船擦肩而过。
在铺前水域作业的渔船。
“海上公交”连接海口曲口和文昌铺前 乘客乘坐只需7元
在海口曲口和文昌铺前之间,有一条自古就有的摆渡航线。
这条“海上公交”,不但方便了两岸居民的交通往来,如今也是很多海钓客和骑行者喜爱的线路。
每天拂晓,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的曲口渡口就有人影走动,就有机船响起。船只有出海捕鱼的,有就近养牡蛎的,还有从东寨港这一边摆渡到那一边的文昌铺前的,乘客只需掏7元钱,儿童免费。
摆渡的船有4艘,目前作业的有两艘,它们属于“海口市美兰区曲口渡船队”,队长是68岁的老渔民文国新,说是“队长”,其实并无特权,而是照样参与轮班开船。
驾驶舱位于船体后方,文国新或坐或站,眼神穿过甲板上坐的人、堆的物,向前眺望,判断海水颜色的深浅,以便随时调整方向;脚下则轻踩着一根可以左右移动的木棍——其实是掌控方向的舵,通过一个简易的传动机械连着发动机,根据实际情况换脚操作,非常娴熟,根本无需低头眼看。
文国新住在曲口墟上,15岁时,初中未毕业就当水手,跟当地捕捞队环海南岛作业,不过去得最多的地方要数北部湾,1983年才回来摆渡于曲口和铺前之间。
“你们是哪里人?”记者问。
“我们都是曲口人。”文国新答道,“这条航线自古就是琼山人开辟的。”
明代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琼北发生大地震后,据传有72个村庄陷落,形成了今天的东寨港瀉湖地貌,琼山演海(今属海口演丰)和文昌铺前不再连在一起。明末崇祯十四年(1641年),当地村民陈道裨独驾木帆船,漂洋过海,抵达越南芽庄,在那里定居下来,成为有记载以来,第一个有名有姓的移民海外的海南人。
用木帆船摆渡具体始于何年,文国新说不上,但一直持续到了1970年购进第一艘机船,而渡船队具备合法身份是在1987年——原琼山县政府正式批准、发证。1990年代初,文国新等人将渡船队承包下来,自负盈亏。
文国新他们的船客主要是铺前的居民,每天都有不少铺前人藉此航道将海产品运到海口,又买回生活和生产物资。当然,如今的搭乘者中,还有不少海钓客和骑行者。
“全程多长?跑一趟单程要多久?”
“5.3公里,海大的老师前些年测过了。”文国新对此了然于心,“半个小时左右,但也要看潮流和风向。”
船队现已发展到21人。除一人做账外,每天10人,每个来回2人,一般情况下30分钟发一次船,一天下来共分5班21个来回,其中开第一班的要跑5个来回,其余的4班跑4个来回。
“你们每个月收入最多时能有多少?”
“2000元。但上个月收入最高的只有470元。”文国新说,“去年从6月到12月都在翻修演丰到曲口的公路,我们的客人一下就减少了很多,这个月路面修好后才慢慢恢复。”
其实,去年让文国新他们遭受巨大损失的,是超强台风“威马逊”将一艘70马力的玻璃钢材质的渡船打坏了,倒是正在营运的这两艘36马力的木质机船质量过硬,而2013年12月花了30万元购买的一艘90马力的玻璃钢渡船,速度是可以提高一倍,但一个来回要烧掉80元的油料,成本太高,只好闲置在曲口码头附近的水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