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暴力女”背后“沉默的大多数”

29.06.2015  15:30

  “我是一名打人老师,我是慕丽女(暴力女)。”一名8岁留守女孩的手绘小人书中出现这样的话语,让前来为他们做心理辅导的心理咨询志愿者们既揪心又惊讶,在这样一个年仅8岁的女孩子心里,长时间的离开父母、长时间的沉默寡言,留守,到底会给她带来怎样的心理伤害?(6月28日《华商报》)

  一句语出惊人的想做“暴力女”,就相当于一种间接表达。从这种稍显扭曲的心愿,可以解读出很多现象,也促使我们应该正视留守儿童的心理——正视有时起源于表达,若没有充分表达,就难以引起足够重视。想做暴力女是一种表达;留守儿童自杀也是一种表达。

  只是,关于留守儿童的表达,我们了解太少。因为,他们缺少表达的能力和途径。他们更像是沉默的大多数,无法将自己的心愿真实而完整地表达,或者连自己真实的愿望和面对的问题都无法清晰描述。而对于社会来说,留守儿童有着怎样生活,他们的生活中有多少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也早已习惯了“你不表达,我不留意”。

  留守儿童不是“爱哭的孩子”,更不是“会哭的孩子”,即便能说出想做“暴力女”这样不一样回答的女孩,都只是少数。他们更多时候,是以模糊的身影作为一个群体存在,或只是在别人的镜头下才变得清晰。当他们以沉默的状态出现时,希望他们以自己的表达吸引社会关注,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期待,也是一种站在外部旁观的冷漠——对于这个沉默的群体,社会是否给予了主动关注?

  既然,留守儿童缺少自我代言和真实表达的能力,社会就更应该把他们作为调查和分析的对象,主动、全面了解他们的生活,把留守儿童话题当成一项严肃的议题。只有如此,留守儿童才不会只是作为抽象名词出现、存在于公众生活中。这是社会应有的自觉,也是社会应该承担的责任。主动关注,是面对问题的第一步。面对这么庞大的群体,若只是因为一些极端个案和反常表述,才想起他们,他们就可能真的被社会忽视、遗忘。□乾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