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应在精准扶贫中有更大作为
省农信联社理事长吴伟雄:
普惠金融应在精准扶贫中有更大作为
■ 本报记者 彭青林 罗霞
“我们应该向诚心诚意、脚踏实地为农民致富做信贷工作的海南省农信社全体员工表示敬意。”在今天下午举行的“普惠金融”分论坛上,主持人、中国人民银行前副行长、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吴晓灵在与省农信联社理事长吴伟雄分享了海南探索农村小额信贷的经验后说。
这份敬意来自海南不懈的艰辛探索,也来自海南经验的普遍意义和可推广价值。
千方百计让金融走下高高在上的殿堂,走进普通人的生活,成为大众脱贫致富的工具,也正是海南在探索“普惠金融”的道路上最打动吴晓灵和现场观众的部分。
六个维度让金融走下殿堂进乡村
吴伟雄表示,从海南成功探索小额信贷的经验来看,进一步推广普惠金融要做好“六个维度”。
在对普惠金融的认识上要有高度,特别是金融业界自身对普惠金融的认识要提高,努力跟上党中央、国务院对这项事业的重视程度;金融服务要有广度,鼓励各方金融力量共同参与普惠金融,实现广覆盖;多元化的金融机构和网点服务布局要有密度,要推动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通过科技手段设置自助机具、移动银行等,让普通人很方便获得公共金融服务;金融机构与农民的感情要有深度,落实省委书记罗保铭提出的“真心真情投入、贴切有效服务”要求,对农民有真情实感,不为农民贷款难脱贫难找说法,要为他们贷到钱赚到钱找办法;服务农民增收要有厚度,通过金融引导支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切实让贫困人口的腰包鼓起来;提高金融服务的社会满意度。
一手给资金一手给技术
海南普惠金融成功的关键在哪里?吴晓灵在点评时认为,海南省农信社有效地提高了“人力资本”,确保了贷款的有效使用和农户发展。吴伟雄表示,这正是对农信社“一手给资金,一手给技术”的工作方式的理论总结。
“我们的优势就是金融支农‘精准’。”吴伟雄说,为此,海南农信社一边向农户发放贷款,一边修炼了三项“技术”。一是用农业技能武装发放小额贷款的员工,培养出今天600多人的小额信贷技术员团队;二是用IT技术强化信贷管理,为95%以上的农户建立了信息档案,每年动态更新农户的信息,实现了对贷款对象的“精准”分析,有效降低风险;三是给农民技能,组建专家团队,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给农民贷款、教农民技术、帮农民经营、促农民增收,最终才能保农民还款。
五项举措落实金融精准扶贫
吴伟雄表示,下一步,海南省农信社将把全力支持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重点。关键是发挥自身优势,重点做好5个方面工作,进一步用金融支持好省委、省政府实施“精准扶贫”战略。
一是积极参与脱贫精准调查,找准需要支持的对象,特别是在省里确定的贫困对象外,将那些相对贫困、容易返贫的群体纳入金融支持的范围;二是发挥农信社掌握的农户“大数据”优势,深入精准地分析扶贫方式,帮助农户找准脱贫的项目,通过金融引导走上脱贫路径;三是精准适度发放扶贫贷款;四是开设“绿色通道”,降低相关费率,把更多实惠留给农民;五是支持一批愿意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的小额贷款公司、农民资金互助社等机构,带动各种力量共同发挥作用。(本报博鳌3月22日电)
(本文摘自《 海南日报 》2016年3月23日 A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