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四个升级版”摁下脱贫“快进键”
昌江培育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的特色现代农业,助力农民增收
“四个升级版”摁下脱贫“快进键”
■ 本报记者 刘笑非 通讯员 李德乾 李琦惠
11月初,在昌江黎族自治县十月田镇,空气里飘着一股收割芭蕉芯后的清新味道,当地贫困户符文军告诉记者,这是能够带他脱贫致富的“味道”。
今年7月,符文军所在的十月田镇塘坊村,先后将当地273户农民组织起来,抱团成立了民富野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力求通过特色养殖业,带动经济发展、助力农户脱贫。其中,像符文军一样的贫困户多达79户,此外全村的49名残疾人,也一同被纳入其中。
芭蕉芯是用来喂养野猪的天然饲料,而养猪,将给符文军带来每年过万元的收入。当下,昌江县正着力打造产业扶贫的“四个升级版”:变低效为高效促品种升级、变单干为合作促模式升级、变粗放为精细促技术升级、变特色为品牌促品牌升级,助力农民增收脱贫。
紧抱团养野猪
1年分红上万元
“发展野猪养殖前,塘坊的主要产业是甘蔗、水稻、橡胶,效益差收入低。”民富野猪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符高波说,养野猪的想法其实很早就有,但碍于缺技术、缺资金、缺土地,不得不依旧靠着低效产业度日。
随着精准扶贫措施的落地,昌江开始在塘坊村推动特色产业扶贫,在引入农业龙头企业的基础上推动成立了种养专业合作社,并先后投入扶贫专项资金300万元、整合经费137万元用于养殖场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同时结合现代农业发展资金近90万元,用于推动产业发展。
超过500万元资金的投入,加之龙头企业在免费提供猪苗基础上,还帮助当地村民实现了种苗、技术、资金和品种的升级。塘坊村建起的现代化野猪养殖场,也让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的蓝图也随之展开。
“合作社以资金入股,贫困户由政府统一扶持8000元入股,确保贫困户们能在合作社获得较高收益的分红。”塘坊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符锡汉笑道,企业解决了初期发展的诸多问题,但成立之初的合作社“股东们”却没少吵架。
作为拥有273户农户的大合作社,意见的统一是老大难问题,有议题讨论,往往在七嘴八舌的争吵中不了了之。为此,合作社模仿股东大会机制,每15户村民选出一名代表,合作社的大事小事都由代表们一同商议解决,而15户村民也同时组成“生产小队”,维系着养殖场日常的运转。
“有了明确的分工,效率高了,村民们干劲也足。”符高波说,生产小队分担了芭蕉芯收割等生产任务,还能获得日结工资,增加经济收入。而养殖场中的日常工作岗位,也由“代表大会”分配给了村中贫困户,首先确保他们实现脱贫。
符高波算了一笔账,目前合作社有野山猪900头,第一批出栏约300头,企业将以每头1000元的协议价回收,30万元的收入平均下来,每户农户将有1000多元的分红。“按照未来每月出栏300头的计划,一年下来就是1万多元了!”符高波笑道。
得益于养殖场逐步成熟的运行机制,村民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发展其他产业。而整个合作社收益的20%,将作为合作社的滚动发展资金预留下来,增强集体经济“造血功能”的同时,也旨在形成长效机制,将发展路子指向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挖鱼塘种果蔬
循环农业“钱”景好
就在养殖场旁的300亩坡地上,万株莲雾苗已经种下,养殖场产生的有机肥会在未来为其提供充足养料。“种养结合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这是在合作社成立之初便定下的基调。”十月田镇镇委书记林书科说,沼气池、鱼塘等一系列循环农业设施正在建设当中。而昌江也特别在塘坊村贫困户的8000元入股资金基础上,再加了4000元莲雾产业入股资金用于扶持产业发展。
低效的甘蔗地,摇身一变种上了高效的果树、玉米、冬季瓜菜。在塘坊村的扶贫探索中不难看到,“四个升级版”正在当地培育着一个基础牢固、前景广阔的特色产业。
“成功的探索源于思维的转变,要抱团做大带动农户脱贫,还要形成产业防止农户返贫。”林书科如是说。
目前,昌江正在全县开展“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通过一个个特色产业的培育,带动贫困户脱贫的同时,在当地打下产业发展基础。除野猪外,霸王山鸡、和牛、种桑养蚕等一个个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也把一个个产业发展的种子埋进山海黎乡的土地里。
产业扶贫拒绝单一,种植、养殖、生态循环农业的相互结合,打造出了能够支撑小范围经济发展的顶梁柱。昌江在脱贫攻坚的战役中也清晰地认识到,靠支柱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不愁贫困户找不到发家致富路。
(本报石碌11月1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