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扶贫,美了乡村富了乡亲
近年我省发展乡村旅游带动10万人脱贫
旅游扶贫,美了乡村富了乡亲
游客在什寒村骑行
■ 本报记者 侯赛
旅游扶贫已成为我国正在打响的一场“攻坚战”。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旅游扶贫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扶贫思路,创新扶贫模式,紧跟旅游业发展的步伐和态势,不仅有效地促进了欠发达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优化发展环境,更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构建出新的发展格局,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让贫困乡亲吃上“旅游饭”
如今对于不少来自省外甚至国外的游客来说,“奔格内”已经成为耳熟能详的海南旅游新名词。“奔格内”是黎语“来这里”的意思,是琼中红毛镇什寒村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茅草屋景观亭、花梨寨高脚屋、乡村客栈、景观栈桥、自行车慢道、民族歌舞广场、垂钓区、烧烤区、射弩场,一个个乡村游景点搭建了起来,“奔格内”模式启动起来,在政府旅游扶贫的政策支持下,琼中什寒村从一个贫困村寨,变成了蜚声国内外的美丽乡村。
如今什寒村全村吃上了“旅游饭”,村民的年人均收入从2012年2000多元,到如今翻了近两番,已达近8000元,老百姓生活更加丰裕甜蜜了,发展旅游产业、服务游客的意识也更强了。记者从省扶贫办得到数据,今年1-8月份什寒村接待游客34049人次,过夜人次4671,已实现创收82.74万元。
在海南,像琼中什寒村一样,享受到政府旅游扶贫政策红利的还不少,如五指山市水满乡新村、临高县博厚镇加禄村、白沙邦溪镇南班村等,都是我省旅游扶贫的第一批试点村,其中白沙邦溪镇南班村还被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旅游局列为2015年全国贫困村旅游扶贫试点村。
《旅游周刊》记者从省旅游委了解到,我省目前共有50万贫困人口,近年来,我省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已经带动10万贫困人口脱贫,占全省贫困总人数的20%左右,而根据我省既定目标,其余的贫困人口将于2018年实现全部脱贫。
旅游扶贫面临多重难题
近年来,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旅游扶贫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目前仍面临不少难题。
《旅游周刊》记者从省扶贫办了解到,在乡村旅游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容易出现“扶富不扶贫”的现象,如开办农家乐、乡村旅馆接待游客或者小型超市出售自家农副土特产品等,能够领办这些项目的往往是村里的能人大户,贫困群众由于缺乏参与发展的资金和技能,无法分享旅游开发和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其次,土地问题也是一个难题。对于旅游目的地来说,必须具备一定的住宿接待能力,但由于农村都是集体用地,不能随意更改土地属性,造成旅游住宿设施有限,接待能力十分有限。
第三,人才短缺问题也是旅游扶贫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贫困村往往地处偏僻,招不来人才,更留不住人才,如何吸引更多旅游扶贫带头人扎根下来,成为大难题。而当地农民缺乏旅游服务技能和旅游接待的相关知识,也是亟需补上的短板。
另外,由于缺少政策的鼓励和支持,无法吸引更多企业的积极参与,也是造成旅游扶贫工作无法有力对接市场的主要原因。
旅游扶贫要让农民唱主角
“旅游扶贫不光要扶贫,更要扶民,要体现当地老百姓的主体地位,要尊重当地主人的地位和核心利益。”海南旅游发展研究会会长王健生认为,旅游扶贫和一般的旅游开发不同,后者要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而旅游扶贫不仅要实现经济效益,更重要的任务是帮助当地生活困难群体。
“旅游扶贫要在政府扶持和引导下,以地方特色为生命,农民唱主角,实现旅游企业和当地居民双赢。”一业内人士认为,旅游扶贫要帮助当地老百姓提高旅游服务技能,充实旅游服务的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农民“扶智”和“扶技能”。
“农民由于长期受限于农业劳作,没有能力去自己对接市场,这就需要政府来牵线搭桥。”这位业内人士说,政府在旅游扶贫的市场对接中发挥重要作用,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
而在引进人才方面,不少专家认为,可以借鉴台湾的先进经验,培养一批“新农人”,由他们带头带动扶贫,从海外或大城市引进一批旅游人才,回归乡村,带领老百姓发展当地旅游产业。“最重要的是,要发挥联动作用,政府、企业和当地群众要齐心合力,拧成一股绳,才能真正实现旅游扶贫。”专家认为。
(本文摘自《 海南日报 》2015年12月16日 B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