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后劲潜力大 需大力支持

10.03.2016  12:15

  中新网3月9日电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对此,新加坡《联合早报》9日文章称,“新经济”是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信息技术(IT)革命以及由信息技术革命带动的、以高新科技产业为龙头的经济。“新经济”一词早就在中国使用,高层也早就在讲话中谈及,不过,出现在每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却是首次。“新经济”渐渐成为中国经济的最强动力,而且后劲潜力非常之大。

  文章摘编如下:

  “新经济”在实践中已经开始快速发展。美国、德国是领头羊,中国这几年“新经济”发展蓬勃汹涌。美国有苹果、谷歌、脸书,中国有阿里巴巴、腾讯和百度。这也就决定上个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经济”概念的内涵外延都发生一些变化。比如,应该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能化、传感感应技术作为新经济的核心元素等。

  当然,“新经济”的核心本质没有变,即IT革命、全球化、知识经济、智能化打造的新型制造业为一体的,低失业、低通货膨胀、低财政赤字、高增长为特点的一种新经济现象。“新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转型的大趋势。

  凡是“新经济”发达、发展快的地区,经济抵御风险的能力就强,经济持续性良性发展动力就十足。美国就是最典型的代表。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出现了二次大战后罕见的持续性高速度增长。美国失业率在1991年上升到6.7%,1992年就业形势继续恶化,全年失业率高达7.4%,失业人数多达900多万人。

  然而在信息技术部门的带领下,从1993年开始,美国就业状况开始改善,失业率稳步下降,1998年12月降到了4.3%,如果食品和能源不计在内的话,美国1999年的消费品通胀率只有1.9%,增幅为34年来的最小值。这种经济现象就被人们表述为“新经济”。美国经济出现了梦寐以求的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率的最佳经济状态。这是以互联网为主导的“新经济”的最大贡献。

  美国引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但在全球其他地区经济仍在苦苦探底低迷之时,美国经济却率先复苏,动力仍然来自于“新经济”。美国的谷歌、脸书、苹果、微软、IBM、英特尔等公司,给美国经济复苏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动力,可说美国吃尽了“新经济”的甜头。

  德国经济能够在2008年经济金融危机后受到的创伤最小,同样得益于“新经济”对传统制造业的革新和升级。德国工业4.0就是在此中孕育而生的。德国所谓的工业四代(Industry 4.0)是指利用物联信息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s,简称CPS)将生产中的供应,制造,销售信息数据化、智慧化,最后达到快速、有效、个人化的产品供应。这就是“新经济”。

  中国虽然在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新经济”时期没有反应过来,但却抓住了本次“新经济”的机会。虽然“新经济”在制造业上尚需像德国一样加力,但是在服务业上“新经济”运用却领先世界,BAT(编按:B指百度,A指阿里巴巴,T指腾讯,BAT是对三者的综述)在世界IT企业中也是举足轻重的。

  电子商务、物流供应、O2O、互联网金融等迅猛发展,大大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试想,如果没有“新经济”业态的大发展,那么,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或更大。“新经济”渐渐成为中国经济的最强动力,而且后劲潜力非常之大。

  在这个关键时刻,“新经济”进入中国政府工作报告的意义非常重大,对处在“三期叠加”的中国经济非常重要。“新经济”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待“新经济”一定要有新思维。

  “新经济”一定程度上会对传统经济与传统经济金融监管带来一些挑战,使其深感不舒服,或者既得利益遭受损失。传统旧势力肯定会反扑或者阻挠甚至扼杀“新经济”发展。因此,决策层、监管者以及传统经济业态都应该以新思维对待“新经济”。“新经济”给所有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没有理由不转换思想大力支持。这就是“新经济”的分享共享特性。

  政府工作报告两次提到分享经济。一处说,“要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分享经济发展,建设共享平台,做大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动力强劲的新引擎。”另一处讲,“支持分享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富裕起来。

  比如,网络约车模式就是共享经济的典型代表,充分利用了闲置私家车资源,满足了不同层次乘车需求,同时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特别是在去产能造成一部分职工下岗情况下,发展网络约车等“新经济”共享模式非常迫切。此前,笔者乘坐专车听司机讲,许多专车司机都是做生意的商户,由于生意不景气都开始兼职专车司机了。

  总之,无论从当前中国经济现状,还是从经济发展长远之计的角度看,发展新经济都已经迫在眉捷了。通俗地讲,“新经济”就是中国一直追求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经济。(余丰慧)

编辑:王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