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看速度--破除“速度焦虑症”

15.04.2015  17:37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经济运行中的不少指标继续走低。例如,PPI延续跌势,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持续处于低位,等等。这些经济指标表现疲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我国经济所处的复杂环境,面临的诸多困难。提醒我们,必须迎难而上,积极进取,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千方百计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和民生持续改善。

  伴随着一些经济指标的走低,如何看待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又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在某些海外媒体上,中国经济崩溃论、断崖论、硬着陆等论调此起彼伏。而唱衰中国经济的声音背后,其实是“速度焦虑症”在作祟。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总量始终保持快速扩张的增长势头,经济增速一度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即便是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宏观经济也能实现“八九不离十”的增长速度。

  不过我们应该看到,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已经突破60万亿元大关,跻身于“10万亿美元俱乐部”。在如此庞大的总量之上,GDP总量每增加1个百分点,其代表的经济规模远远大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水平,所需要付出的努力也比过去更加艰辛。而且,我国发展面临“三期叠加”的矛盾,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劳动力要素成本上升,高投入、高消耗、偏重数量扩张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对中国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换挡的客观事实,应该保持“平常心”,摆脱速度情结和换挡焦虑。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仍然是我国面临的第一要务,也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长期以来,粗放的发展理念使我国资源环境付出了巨大代价,也造成了我国的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许多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在全球制造业分工中,许多劳动密集型产业始终处于产业链低端。因此,我们要把握好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点,既要稳住速度,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确保居民就业和收入持续增加,为调结构转方式创造有利条件;也要调整结构,夯实稳增长的基础。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我国经济目标增速为7%左右,这一经济增长目标,是我国的主动选择,合乎发展规律,也有利于实现长远目标;充分考虑了增速换挡与产业升级的双重要求,既不让经济失速,又有利于集中精力调结构。此外,根据近几年经济增长、结构变动与就业增加之间的关系估算,7%左右的经济增长,能够带动1000万人以上的城镇新增就业。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指标虽然持续回落,但一季度经济总量占全年比重相对较小,部分经济指标变化对全年经济形势的影响相对较小;特别是今年1、2月份数据受到季节、春节错月、气温偏高等因素影响,一些指标出现回落也是正常的。

  还要看到的是,尽管经济指标放缓,但经济运行的基本面仍然较好,积极因素也在不断累积。例如,PPI虽然持续下跌,但降幅有所收窄;3月份PMI重回临界点上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高于荣枯线3.7个百分点。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发展势头良好,与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相关的新业态蓬勃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新产品较快增长,文化娱乐、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也有所加快。

  需要指出的是,7%左右的目标是预期性、引导性目标,而非约束性指标。中央明确要求,各地可从自身实际出发考虑预期目标,可以高一些,也可以低一些。因此,我们必须破除“速度焦虑症”,扎扎实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努力争取更好的结果,实现在发展中升级,在升级中发展。(经济日报记者 林火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