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要走“群众路线”

15.10.2015  18:05
c03fd5535e1615a94dd809_副本 - 蓝网
来源: www.hnntv.cn

  不久前,中央印发《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明确提出文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这既鲜明了当下中国文艺的时代特征,又清晰了今后文艺发展的道路和方向—— 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艺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时代前进的号角。 文艺工作的地位和性质,决定了文艺创作第一位应关注的就是导向问题。能不能坚持正确的创作导向是文艺能不能代表民族风貌、能不能引领时代风气的根本因素。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本质上体现了文艺工作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不但是党的生命线,同时也应是党领导下文艺工作的生命线。历史和实践都已证明:文艺创作也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这“一来”、“一去”就生动地体现了文艺创作生产的辨证法。

   图:2014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坚持文艺“从群众中来”,首先要坚持作品从群众中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艺的源头活水,正是热火朝天的生活。那么是谁创造了生活呢?正是广大人民群众。毛主席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文艺创作的根本任务,恰恰是要反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历程,所以文艺创作必须着眼于人民群众、关注于人民群众,要在作品中自觉地将群众的创新精神和面貌作为表现主体,在群众的生产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用文艺的表现手法,革故鼎新、烛照心灵。从这几年文艺创作实践来看,只有那些关注群众生产生活、聚焦时代发展变迁的作品,如获得茅盾文学奖的《秦腔》、《一句顶一万句》等,才会有沉甸甸的厚重感;相反,那些纯粹个人体验式的、意识流的作品,最终都成了轻飘飘的一阵风,留不下任何痕迹。真正的文艺家必须有群众观点,才能创作出划时代、大情怀的传世名作,而这也恰恰是当前文艺工作克服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关键。

   作品从群众中来,必然要求作家“到群众中去”。 既然文艺作品的表现主体是人民群众,这就要求作家、艺术家们必须深入生活、扎根群众,了解群众、熟悉群众。毛主席说过:“我们的文艺工作者需要做自己的文艺工作,但是这个了解人、熟悉人的工作却是第一位的工作。”艺术家们仅有“如椽大笔”是不够的,还要对写作对象有深入地了解,才能“英雄有用武之地”。著名画家罗中立在回忆创作油画《父亲》时讲到,他曾经吃住在“父亲”的原型邓开选老人家里,白天和老人在一个锅里吃饭,晚上和老人挤在一个炕上睡觉,在对农村和农民生活有了深刻的理解、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后,他画出了这幅震惊中外画坛的作品。可以说,假如没有生活的体验,罗中立很难创作这样一幅“向劳动者致敬”的传世名作。反观现在某些“艺术家”,只会闭门造车,创造出的艺术形象,或抽象怪诞,只疑昼寝未晓;或出乖露丑,堪堪不忍入目。这样的艺术,不但不能给人以心灵的享受,反而传递出颓废、惊异甚至恐惧之感,如此就失去了文艺的初衷、有悖文艺的根本了。

   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 无论是“从群众中来”,还是“到群众中去”,一个中心环节就是要把握和满足群众的需要,这是文艺的根本价值。作品从群众中来,就是要深刻反映、尽量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作家到群众中去,也是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人民群众的需要。当然,满足群众需要,决不能庸俗地理解为简单迎合甚至“媚俗”。要把服务群众、满足需求和引领群众、提升品味结合起来,加强引导、克服浮躁,讲层次、求格调,坚决抵制趋利媚俗之风,这才是真正的文艺“群众路线”。只有走好这样的“群众路线”,文艺才能更好地书写时代风采、呈现中国故事,才能推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只有走“群众路线”,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自2013年3月1日上线以来,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