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数万民众现场见证“天问”升空问天
中新社海南文昌7月23日电 题:数万民众现场见证“天问”升空问天
作者 尹海明 陈斯浩
7月23日12时41分,南海之滨的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撕裂长空的轰鸣和数万民众的欢呼声中,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开启“问天”之旅。
“之前看过一部关于火星救援的电影,很梦幻,现在这就要成为现实了。”来自杭州第十四中学的准高三学生曹雨铭与同学结伴,背着天文望远镜和相机特意来观看“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
“中国人第一次将探测器发往火星,是值得纪念的一大步。期待‘天问’问天成功!”曹雨铭平常爱好天文,曾是学校天文社的副社长,心中种着一颗天文的种子,“我会一直保持对航空航天的永恒热爱”。
来自甘肃省的罗儒霄今天第一次拍摄火箭发射,即使自己的家乡离酒泉很近,也未曾去现场看过火箭发射。他和朋友今天早晨7点钟就来到文昌航天发射场附近的海边沙滩观测点位,带了长焦镜头希望拍摄火箭拖着长长“尾巴”的精彩瞬间。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大学生丁嘉仪,自称是一名航空航天“轻度发烧友”,也是第一次现场观看火箭发射。他和朋友一起辗转千里,于今天凌晨两点抵达海南文昌,目睹火箭发射的过程。
“‘天问一号’史无前例地将一次性实现绕、落、巡火星探测任务,跟其他国家都不太一样。”丁嘉仪说,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与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合作,“这种国际合作,体现了全人类是很紧密的命运共同体。”
正值中国高考填报志愿的节点,丁嘉仪说,希望有更多同学积极报考航空航天类大学,投身人类未来航空航天的伟大事业当中。
“天问”来源于中国伟大诗人屈原的长诗,体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在南海之滨长时间的掌声中,“天问一号”带着中国人的历史传承和人类的期许,开启约7个月地奔向火星的旅程。(完)
编辑:叶霖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