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移民”给山里娃推开城市之窗

14.09.2015  10:01
  昌江实行教育移民近十年,76人走出山区,进入高等院校


教育移民”给山里娃推开城市之窗

 

■文/跃泷  

如果没有教育移民,我恐怕连初中都读不完。”几天前刚到琼州学院报到的大一新生韩慧珍发自肺腑地说。韩慧珍来自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这一年,和韩慧珍一起考入省内外高等院校的王下乡学生共有23人,是这个被称为昌江乃至全省最贫困地区有史以来进入高等学府人数最多的一年。

教育移民,是昌江2006年作出的有关教育扶贫的一次探索,在推行近十年的时间里,约800名寒门学子受益,众多山里孩子像韩慧珍一样,走进了城市,迈出改变贫困命运的第一步。

  该县教育局副局长林书辉说:“昌江教育移民工程的重点是迁移偏远、贫困、处于生态核心区的乡镇中小学生,异地安置就读,让更多农村贫困地区和山区的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成为有文化、懂技术的新型人才,为贫困地区经济注入持续发展的动力。

  扶贫先扶智

  据了解,教育移民是昌江在2006年提出的,最初是作为针对该县王下乡的一项扶贫措施。

  王下乡,有“海南小西藏”之称,是我省最为偏远、贫困的乡镇之一,它地处昌江东南角的霸王岭腹地,境内四周环山,绵延起伏、河流纵横、丛林莽莽,是昌江的生态屏障。王下乡距离县城52公里,该乡下辖4个村委会、13个自然村,每天只有一班公车通往县城,来回一趟需要一整天。多年来,当地人依然保留着落后的生活生产方式,尽管我省各级政府对王下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但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较慢。

  2005年下半年起,昌江县委、县政府经多次深入调研,认真分析了过去对王下乡就地扶贫和易地扶贫成效不大的原因,提出了“扶贫先扶智”的思路,并针对王下乡教育设施落后、师资力量薄弱和学生上学条件十分艰苦的实际,决定在王下乡率先实施“教育移民”工程,也就是把全乡初中生迁至县城就读,以此拓展易地扶贫的内涵,一方面,逐步减少王下乡的人口,为城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提高贫困地区居民文化水平,且通过教育提升环境保护意识,从思想上转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以期达到有效保护环境的目的。

  实施三段式“教育移民

  为将教育移民落到实处,昌江从实际出发,规划了村镇—县城—职教三段式“教育移民”扶贫工程。“总而言之,就是加强乡镇一级学校建设,完善学校寄宿条件,逐步把居住在偏远山区的学生和生态核心区学生移民到乡镇中心学校和县城学校寄宿读书。”林书辉说。

  “三段式”的第一段就是将王下乡各村的小学合并一处。10年前曾在王下乡中心学校担任副校长的林朱辉说,王下乡原在各村委会都设有小学教学点,但是多数学生家离教学点很远,需跋涉20多公里山路才能到达,因此很多学生不得不带足一周的口粮,在学校里生火做饭,晚上再铺一张草席入睡。

  为解决山区孩子上学艰苦的状况,2006年9月,5所王下乡小学被撤销,所有的学生和老师都统一编入王下乡中心学校。

  第二段,就是将王下乡的初中生全部移入县城的民族中学就读,前两阶段构成了教育移民最为关键、核心的部分。2006年,王下乡中心学校初中部被撤销,123名正在王下乡就读初中的学生全部被安排进入教学质量更好、师资配备更齐全、设备更先进的民族中学上学。

  第三段则是主要针对中考落榜生。据林书辉介绍,昌江从2007年开始,将落榜的王下乡考生全部安排进入职业高中进修,以期习得一门可以立足于社会的手艺。

  在与当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负责人的交谈中,笔者注意到,三段式“教育移民”从开始的小学阶段到最后高中毕业,期间一切学杂费用均由校方和教育局承担,每逢节假日,校方还会派车送每位学生回家,免去学生的舟车劳顿。

  “这是昌江在教育扶贫方面的一次创新,事实证明也是成功的,后来的思源学校实质上就是对昌江教育移民工程的模仿和延伸。”林书辉说,如今“教育移民”的成功让他们大受鼓舞,“教育移民”的范围也从最初的王下乡拓展至七叉镇和石碌镇的多个贫困乡村。

  寒门学子得到优良教育

  “教育移民”为寒门学子带来希望,让他们有机会推开走进城市的梦想之窗,但在另一方面,也为接受学校带来了教学和管理方面的压力。作为“教育移民”中最关键的一环,接受王下乡初中生的昌江县民族中学相关负责人对此颇有感触。

  “从2006年9月至今,已经有大约800多民王下乡学生来到民族中学就读,由于王下乡学生初入县城时,学习基础、精神面貌、素质礼仪等方面较差,曾让我们颇费一番脑筋。”昌江县民族中学校长方世海说。

  据方世海介绍,在教学方面,该校在班主任、科任老师的调配上安排了经验丰富和对王下乡学生较为了解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并安排各年级、各科组中有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担任科任老师,并要求他们因材施教,对王下乡学生制定的目标要切合实际,布置作业及练习的难度要适中。

  这一措施的实施,得到了王下乡学生的盛赞。林海云是该校九年级14班的学生,提起在民族中学三年来的学习和生活,她说这里有更好的教学设备,让她在学习时事半功倍,此外还特别提到她的数学老师陈永良,陈永良严格又不乏耐心的教育方式,让她的数学成绩迎头赶上,面对明年的中考,她显得信心十足。

  另一方面,教育部门也和该校一起,对王下乡学生的精神面貌进行改造。方世海告诉笔者,王下乡学生多是黎族,为了让王下乡学生增强文化素质,校方鼓励王下乡学子多与汉族学生接触。于是在排座位时,黎族与汉族学生同桌、王下乡学生多坐在教室前排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一做法收到了预期效果,他们常说着普通话、微笑着和家乡人打招呼。王下乡党委书记吴成元告诉笔者,目前,这些王下乡学子的素质有了很大变化。

  解放后终出大学生

  从2006年开始的“教育移民”工程终于在4年后收到回报。2010年夏天,第一批“教育移民”中,有5人考取省内外大专院校,对于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的人们而言,这是历史性的事件,因为在此之前,王下乡学历最高者不过是初中毕业。

  后几年,捷报频传。2011年,10名王下乡学子考取省内外大专院校;2012年,又有10人中榜,其中5人考取本科院校;2013年,韩仁辉成为了王下乡第一个考入一本院校的人,同年还有8人考取省内外专科及本科院校;2014年,19人考取省内外专科及本科院校;今年,这一数字上升至23人。

  越来越多的山里娃走出大山,进入梦寐以求的大学,其中还有人从此扎根于大城市中。韩巧珍和韩晓昌是第一批“教育移民”,两人在2011年一同进入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就读,去年毕业的他们,如今正在深圳打拼,追逐属于他们自己的城市梦想。

  “如果没有机会去县城读书,恐怕我在初中时就已经辍学了。”韩晓昌在电话里说,借着教师节来临之际,他特别想要感谢培养过自己的昌江民族中学和昌江中学。

 

(本文摘自《海南日报》2015年09月10日 A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