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话两会3】:供给侧改革将助力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和小康目标的实现
郝福满(Bert Hofman) 荷兰
中国将在“十三五”规划(2016-2020)期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消除极端贫穷。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五中全会发布了“十三五”规划建议,这些改革都为中国实现小康目标消除贫穷打下了坚实基础。而接下来几天,“十三五”规划无疑是两会讨论的一个重点话题,必将涵盖了中国未来几年的具体改革举措。
以下是我关于中国如何通过改革实现“十三五”目标的一些思考。
首先是“十三五”期间经济要保持中高速增长。
尽管未来五年中国GDP增速很可能进一步放缓,但据世界银行预测,中国持续实施改革将能维持增长速度,实现2010到2020年间GDP翻倍的目标。关于增长速度的预测并不精确,而如果要为“十三五”规划设定增长目标,区间目标要比具体数值更为适当,区间将为政策制定者留有空间以平衡改革和需求管理。
公众福利的增长速度很可能会超过GDP的增长速度。近年来工资增长速度要比GDP快3%。而且目前中国劳动力人口缩减,增长已转向劳动力更为密集的服务业。因此,较慢的增长速度就足以创建工作岗位,改善人民生活。
第二点政策和体制改革,以提升生产力和创新能力。
1978年以来,中国通过政策和体制改革大幅提升了生产力。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市场置于资源配置的中心地位,而“十三五”规划正为建立以市场为中心的机制提供了机会。重要体制改革要想推动生产力和创新,关键在于增强竞争,改善国有企业管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劳动力流动性。
竞争是市场经济中推动生产力和创新的重要力量。最近中国为增强竞争,减轻了初创企业的行政负担,引发了一波新的创业浪潮。为进一步增强竞争,中国可建立国家专属的投资领域负面清单,并逐渐缩短该列表。此外,据他国经验,建立专门执行竞争策略的机构有利于推动竞争、生产力和创新的发展。
政府已经着手在产能过剩的行业重组国有企业,除此之外,提高国有企业的生产率还需要全面改善企业管理,提高国有资产收益。政府已推动国有企业提高分红,并将国企股份和红利注入养老基金,以此降低养老保险,增加工人实得工资,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
中国十八届五中全会已表示,随着创新在国家发展中居中心地位,保护知识产权变得愈加重要。中国需要确定哪些知识产权保护适合它目前发展水平。但不管选取何种产权保护,公正一致的执行对保护创新来说至关重要。政府可以借鉴环保执法,以集中执法保障这些权益。
中国经验表明,企业在最具生产力的地方能大幅提升劳动生产率和工资。而国际经验表明,使人们搬到工作地点,比把工作搬到居住地点,更有助于减少贫困。中国已经在改革它的户口体制,并计划在2020年再吸纳1亿城市移民。
第三点是支持需求和改革的财政政策。
随着体制改革和机构革新正在转变经济的供给侧,需求侧也许需要更多的政府支持。在未来几年,随着为降低风险而进行降杠杆化操作,经济中的投资增长可能就会随之减速。出口需求增长保持适中,这样家庭消费在拉动经济中的作用也将更为突出。
由于中央政府赤字和债务水平仍可控,因此财政政策在支持需求上能发挥更突出的作用,政府已在积极地使用这个工具。
除此之外,中国正向一个更加多产的、创新的社会转变,这可能会使得一部分人另谋出路。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支持这些人和他们的家庭可以帮助加速改革进程。而且投资更加强大的社会保障安全网也需优先考虑。
最后,当前低廉的能源价格和低通货膨胀为强化政府环保议程提供了机会,政府可以通过更高的环境税(如煤和燃料税)更好地为环境定价。这将培养环境及财政的可持续发展性。
作者: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经济部主任、首席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