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学院鸣鹰支教队连续9年服务农村孩子

05.02.2015  16:44

      原标题:三亚学院鸣鹰支教队

      连续9年服务农村孩子

      “用一年、两年乃至更多的时间,换取我们一生的回忆”

      2014年三亚市鸣鹰支教队全家福(吴苗提供)

      9年前的一个午后,一位农村孩子送来的一朵野花,让一位女大生欣喜又感动,只因她和她的同学为这些村里孩子第一次带来了英语课。从那之后,这朵野花盛开在同学们的心中,三亚学院鸣鹰支教队正式成立,决心利用课余时间帮助三亚周边的农村孩子。

      9年来,当初的女生早已毕业,在她之后,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来到鸣鹰支教队。他们每周三和周末来到三亚周边的贫困小学,为孩子送去知识,组织活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小学的教学压力。“用一年、两年乃至更多的时间,换取我们一生的回忆”,是队员们常说的话,当初的那朵野花,已经在三亚明媚的阳光下开成一片。

      一朵野花触动学生们

      这支非同寻常的大学生支教队成立于2006年,起因则是一次偶然。

      2006年,就读于三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的朱俊燕,在一次实习过程中偶然发现,三亚红花村小学师资缺乏,全校只有6名老师,而且没有专门的英语教师。回到学校后,朱俊燕开始认真地思考,并将自己的见闻告诉了同学们,结果得到同学们的支持。不久,一支由全院40名学生组成的志愿者队伍来到红花村小学支教,每周定期为红花村小学的孩子展开辅助教育。

      一周一次的英语课让孩子们大开眼界,也充满了好奇,更加投入到学习过程中。第一次支教结束后,小小的校门旁,一位小朋友拿着一朵小野花,怯生生地对朱俊燕说:“老师,这是送给你的。下周你还来吗?”接过小野花,朱俊燕感动不已,并暗下决心,尽力帮助孩子们。2006年9月16日,鸣鹰支教队正式成立,成员全部来自三亚学院的在校学生。9年来,支教队的成员换了一批又一批,成员也由原来的不到40人,发展为如今的105人,帮扶对象也由原先的红花村小学一所,扩大为包括南丁小学、罗逢小学在内的6所小学。

      不怕路途艰且难

      吴苗是鸣鹰支教队的新任队长,就读于三亚学院播音主持专业大三的她,大一便加入了鸣鹰支教队,大一下学期,吴苗成为了鸣鹰支教队红花村小学分队队长。“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吴苗说。

      正是在红花村小学的支教经历,让吴苗加深了对于支教的认识,由原先的“一件有意义的事”,升华为“帮助孩子们走出大山”。

      那是一天下午,还在红花村小学支教的吴苗,和队员们一起为学校置办了图书馆。看着孩子们的笑脸,吴苗也觉得十分开心。就在这时,一位醉酒的家长闯进学校,摇摇晃晃地指着吴苗,大声开骂:“你们是干什么的,我们根本不知道你们来做什么,你们快走!借书还要还?借了也不会还!”

      “看上去可能喝醉了,指着我们大骂,当时把大家吓了一跳。”吴苗告诉记者,当时心里很委屈,明明是为了帮助孩子学习更多的知识,结果却遭到家长的不理解,也让大家开始怀疑自己,花费那么多的时间,到底值不值?

      可是事后,吴苗和队员们再想起此事,却觉得没那么糟,家长的作法,更加激励了他们。“很多家长的文化水平不高,个别家长也没有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正是这位家长的偏激行为,让我们下定决心,通过知识改变孩子们的命运,不要再像他们的父辈一样,要走出大山。”吴苗说道。

      “除了毕业,队员们至少都会待上一年才退队,这是自发的,慢慢也成了约定俗成的规矩。”吴苗说。

      “用一年、两年乃至更多的时间,换取我们一生的回忆”这是鸣鹰支教队的口号,也是队员们常说的一句话,哪怕道路艰难,他们也希望把这句话付诸实际。

      在队员们的眼中,每一次支教都是一段故事,有欣喜也有失落,有过软弱也有过坚强,但是每当站在孩子面前,他们就是无所不能的“超人”。正如一位支教队的老队员所说,只要孩子们需要,队员们就可以做到,为了孩子们,队员们总是尽其所能。“因为在孩子们的眼里,老师就是超人”。

分享 网友评论 登录|注册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新闻中心 在线首页 投诉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