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提升素质这件事体育圈能做什么?
伊藤美诚(资料图)
新浪体育讯1月23日,《新京报》的官方微博转载了一篇关于铁路客车K157次火车上的一个关于列车员的投诉调查。
名为《北京五车队关于1月7日旅客投诉情况调查以及整改措施》的调查中对事实有如下的描述——
大意是,K157车上有个列车员扫地,扫到12号下铺的时候,有三个小孩在吃东西,随手就把垃圾扔地上了。列车员说:“看好小孩,不要乱扔垃圾。”带小孩的中年妇女回:“小孩太小,我管不了。”列车员说:“就是太小,才让他们从小养成一个好习惯,不然长大了你还怎么教?”这位杨姓女士说:“我们不乱扔这垃圾,你还不下岗了,你就是一个扫地的。”列车员听了后很气愤,失去理智,说:“火葬场那里的职工还闲着,你怎么不去让他们也有点事做。”
这是中国当下生活中很常见的一件小事,很有一点典型意义。对于这位女士和这位列车员的问题,大家自有公论,不过却令记者联想起最近在体育比赛中发生的两件事情。
其一是中国的一些运动员去日本比赛,赛后将自己的休息室弄得很脏,日本的志愿者将中国选手走后休息室狼藉的样子拍摄了一张照片,发到脸谱上去吐了槽,表示:“没想到中国人竟然会脏成这样,垃圾箱就在门外,但是人人都把胶布等垃圾扔到地上就走了,我们的比赛从没这么脏过。”
在另一边,日本和其他外国选手是自己把垃圾装在塑料袋里,拿到门口的垃圾箱里扔掉,而且作为一个资源匮乏,资源回收率很高的国家,日本的垃圾分类要求比较严格,都是可焚烧垃圾和空水瓶空易拉罐分着扔的,这是从小学就开始的教育的一部分。
在这篇脸谱下,有日本人留言说:“这就是中国人的素质,垃圾随便扔在他们国家是正常的事情。”“中国人素质达到世界标准的平均标准还有很远。”等等。
当然,这次的吐槽,后来由这次赛事在日本临时征召的中国志愿者和中方小姑娘解决了,她们帮助日本志愿者一起收拾了垃圾。随后日本志愿者又发了脸谱表示了感谢。
其实这件事情就显示出了教育和习惯性的不同。确实在当下的中国,很多人都有一种老子花了钱,就应该享受服务的扭曲心理。认为花了钱就有权弄脏,有权随地乱扔。我不扔,你清洁工吃什么,你场馆为什么要雇佣清洁工人。
中国提倡垃圾分类已经很久了,但是就是在机场这样的地方,垃圾的分类都不能保证把可燃垃圾和瓶罐分离。在封闭的地方不抽烟是一个国际通用的礼貌,但是在中国长沙,记者采访的酒店大堂吧里,桌子上摆放着禁止吸烟的铭牌,却每个桌子都有人吞云吐雾,服务员根本不敢说什么。
在国内,有多少人吃完饭后,在饭馆里旁若无人地点上烟,抽完后直接将烟头仍在地上,或者掐灭在剩菜盘子的汁水里,这些小节有多少人会去注意呢?下次你愿意给你端上来的菜盘子以前曾被人掐灭过香烟么?
其实不是不能做,而是看当下的中国人愿不愿意做,愿不愿意学。日本和韩国球迷在赛后收拾看台的行为被广泛报道后,目前在国内的中超赛场,主动帮助清洁工打扫看台已经成为了一种展示球迷自身素质的“时尚”。
2011年在上海游泳世锦赛,本应该维护秩序的警察和安保人员躲在厕所里抽烟,那么观众就更可想而知了。而到了2015年的北京田径世锦赛,记者就没再在场馆内看到有抽烟的人。这也是一个进步。
其实说道观众的观赛素质首先是要从个人基础素质谈起的。如果没有受到很好的教育,那么很多事情就会和这三位小朋友一样,长大了也会出现对于随处乱扔垃圾满不在乎的事情,如果到了国外,就会成为被人家在脸谱上诟病“中国人”素质的目标。
如果先天教育不足,那么后天其实可以通过赛事教育来让更多的人懂得观赛的礼貌。中国网球公开赛经过多年的浸淫,终于可以让观众明白,在比赛中要关掉手机,不要随便乱喊,不要在比赛还进行中走动,每2局才能进出一次等等等等,这种观赛的礼貌规则,需要媒体的宣传,也需要观众自己素质的提升。
其实就是在日本这样从小素质教育良好的国家,也会有赛场问题。比如今年日本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单打决赛的时候,伊藤美诚就多次向裁判投诉现场的照相机闪光灯(其实很多时候可能是手机的闪光灯)和测光灯对自己发球造成影响,结果裁判在警告3次无效后,在第二盘要求所有人都不许再照相。
这件事情发生后,日本的《每日体育》呼吁日本的观众在距离2020年奥运会还有4年的时候,注意观赛素质,提升自己的水平,给选手创造一个良好的比赛环境,也给自己创造一个好的观赛环境。反省自己并不可耻,我们的老祖宗就说过:吾日三省吾身。看到邻国这样的表现,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借鉴一下呢?
(周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