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探索政府会计源头防腐制度建设
我省探索政府会计源头防腐制度建设
为政府公共资金装上“防盗锁”
■ 本报记者 张中宝 邵长春 通讯员 雷莉玲
近年来,我省财政一直坚持巩固和完善会计集中核算,在此基础上整合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和工资网络统发改革,经过多年的探索,海南省政府会计系统改革不断深化,在构建会计源头防腐机制、提升政府行政效能、完善财政支出管理体制、改进预算控制、发挥会计理财参谋作用、实现财务信息大集中和提高财政透明度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我省致力于源头防腐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改革目标,着力加强规范化建设,较好地体现了现代财政制度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基本要求,创建了独具特色的财政管理新体制范例。”海南省财政国库支付局局长郝传萍今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创建源头防腐新机制
为公共资金装上“安全门”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开始进行发挥会计源头防腐防贪的制度建设探索,各地区陆续推行会计委派制的试点并收到了明显成效。
2002年,按照国务院启动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部署,海南省会计管理中心增挂“海南省财政国库支付局”的牌子,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多年来,我省始终朝着源头防腐的会计委派改革目标,坚定地走出了一条会计集中核算、国库集中支付和工资网络统发(以下简称三项改革)有机结合的改革道路。
通过理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机制,推进会计核算规范化,健全会计工作内控体系,坚持会计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支付“二合一”,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基本覆盖县级以上预算单位和有条件的乡级预算单位的所有财政性支出,并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建立了财政资金动态监控系统。
在此基础上,建设信息共享平台,开发统一的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统一的会计数据标准,既提高了财政资金运行效率,也保障了财政资金安全。
据审计,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十余年来,贪污浪费、挪用截留公款现象大幅减少,白条充账、虚报冒领等财务乱象基本杜绝,“领导定调子、会计填数字”做假账问题不复存在,预算单位“小金库”、“账外账”产生的土壤被彻底铲除。
2013年,省财政国库支付局在报账审核过程中共纠正12699 笔业务,金额达7.7亿元,拒付4062笔业务,金额达1.8亿元,有效地发挥了为公共资金装上了“防盗锁”和“安全门”的作用。
建立财政管理新体制
推动政府会计改革提质增效
与当时全国的大背景一致,我省的会计集中核算改革先于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所不同的是,我省一直坚持巩固和完善会计集中核算,在此基础上整合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和工资网络统发改革,并紧跟公共财政管理改革步伐,不断主动应变、谋划发展。
会计集中核算改革后,我省要求预算单位仅设置1名报账员,大部分预算单位彻底取消原有的会计岗位,会计职能从“核算型”转变为“管理型”,提升了政府行政效能。
粗略算一笔账,全省1800名政府会计干部承担了5025家预算单位的会计核算业务,仅以每家单位需要1名会计保守估计,至少精简了3225名会计人员,按照全省工资统发每年人均5.6万元的工资标准计算,仅此一项每年就节约财政资金1.8亿元。
同时,海南省国库集中支付与会计集中核算改革的有机整合,海南财政借助财政管理信息系统贯穿部门预算、用款计划、用款申请、资金支付、会计核算等财政公共资金运行的全过程,形成了从预算编制、指标分配到资金拨付、会计核算的环环相扣的财政管理整体链条。
目前,任何一个单位的一笔经济业务事项被确认后,相关会计信息即可在系统中获取,比如预算执行进度、“三公”经费支出,会计点一下鼠标,就能很快取数。
省财政厅厅长刘平治说,发挥政府会计源头防腐作用是我省规范财政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省财政将进一步规范理财行为,加强财政监督,扎实履行好严肃财经纪律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