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焚烧探寻绿色循环之路 海口一吨垃圾发电300多度

23.06.2014  10:47

      【原标题】海口垃圾焚烧探寻绿色循环之路,实现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一吨垃圾发电300多度

      海口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处理流程电脑监控室。本报记者李幸璜摄

      “场地平整已完成,正在进行初步设计,地质勘探马上开动,下个月就要进行招投标并签订相关合同。”中电国际新能源海南有限公司海口环保发电厂厂长李群波今天表示,由该公司投资兴建的海口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二期工程正加快筹备,紧锣密鼓地进行工程前期各项建设。而2011年建成的一期项目,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现在超负荷运转,亟待扩充产能。扩建项目建成后,该厂年垃圾处理量将达80万吨,可满足海口及周边未来5-10年生活垃圾处理需要,有效改善海口及周边地区的环境卫生。

      一期项目成果大

      海口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一期项目的上马,于海口垃圾处理场的“垃圾几乎无处容身”之时。

      决定上马一期项目的2007年,海口市市区所有生活垃圾均被运到距市区38公里的颜春岭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填埋处置。该垃圾卫生填埋场于2001年5月启用,承担着海口市区当时日产不到1000吨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的工作。

      “当时填埋场垃圾山的暴露面很大,造成了垃圾灰尘和臭气随风飘扬,孳生了蚊蝇,已经影响到澄迈县老城开发区南一环小区与周边村庄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海口市环卫局相关负责人说。即便如此,由于海口日填埋生活垃圾量逐年增长,颜春岭垃圾填埋场已无法满足工程的需要,在5-6年后即将填满。而海口市人多地少,从长远来看以消耗土地资源为代价的填埋处理方法不是解决海口市城市生活垃圾的最佳方案。

      在海口市有关部门组织的征求意见中,部分单位表达愿望,填埋场要么搬迁,要么改为垃圾焚烧发电厂。这样既可以卫生环保,又能节省填埋场地。

      于是,2010年海口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一期项目正式开建,2011年6月投运。据海口环保发电厂厂长李群波介绍,截至今年5月底,该厂自投产以来累计发电量达到4.64亿千瓦时,累计处理生活垃圾151.26万吨。而且迄今机组运行安全稳定,环保排放标准、生产指标均符合设计和国家标准监督要求,截至今年5月底实现了连续安全生产1066天,未发生社会公众投诉事件,与周边民众企业和谐相处。

      “我们真正实现了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目标。”李群波说,截至今年5月底,该厂与传统火电相比节约标煤约4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71.3万吨。

      二期上马须加快

      垃圾处理向来是世界难题,因排出量大、成分复杂多样,给处理和利用带来困难,如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就会污染环境、占用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以海口为例,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和城区面积逐渐扩大,生活垃圾产生量越来越多。一期项目遭遇了当初决定上马时的同样难题:垃圾越来越多,难以处理完。

      据海口市环卫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海口市垃圾焚烧发电厂主要的垃圾源自白水塘转运站和江东转运站,约占整个进厂垃圾量对等80%左右,其余垃圾来自澄迈环卫局、老城开发区、海口环卫局等。正常运行的时候最大日进厂垃圾量为1945吨/天,现有设施已经无法消纳全部垃圾,一旦锅炉检修,大量垃圾只能进入填埋场处置。而长时间的超负荷运行,也会导致设备磨损量加大,增加了设备故障的可能性,造成恶性循环。

      “我们现在每天处理的垃圾量已经大大超过设计产能。”李群波说,随着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垃圾产生得越来越多,一期项目如今已承担了海口市区日产约1400吨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工作,还包括澄迈每天约100吨垃圾处理的需要。而一期项目的设计处理能力只有1200吨/日,造成了设备长时间超负荷运行。即便这样,目前每天仍有300多吨垃圾无法得到处理。

      而如果从长远来看,则海口的垃圾处理面临的难题更大。目前海口还有少部分郊区垃圾尚未得到有效收集,而二期项目的建设需要到2016年才能正式运行,在建设期间收运体系会进一步完善,海口市经济也会继续快速发展,预测2015年垃圾收集量可能达到2000吨/天以上。2020年可能发展到2200-2500吨/天。因此扩建工程总规模确定为1200吨/天。

      二期项目能力强

      正在加快前期建设的海口垃圾焚烧发电二期项目,位于澄迈老城开发区海口环保发电厂(一期项目)南侧,占地面积5.06万平方米,总投资4.76亿元,建设日处理600吨垃圾的垃圾焚烧线2条,还将建设烟气净化系统2套、余热利用系统配置12兆瓦汽轮发电机组2套。二期项目的垃圾处理能力可达到1200吨-1260吨/日,建设周期为15个月,计划2016年投入运营。扩建项目在环保设计方面采用世界先进的半干法加干法工艺,排放指标全部达到或优于欧盟最新标准。

      “扩建项目建成后,整个海口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日垃圾处理量达2400吨/日。”李群波介绍说,届时该厂年垃圾处理量将达80万吨,可满足海口及周边未来5-10年生活垃圾处理需要,有效改善海口及周边地区的环境卫生,促进该地区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每年减少垃圾填埋占地约170万立方米,同时变废为宝,每年可发电约3.2亿度。“扩建项目建成后,海口将成为国内首个实现生活垃圾百分之百无害化处理的省会城市。”李群波表示,二期项目建成投产后,2400万吨的产能将超出海口的日产生垃圾量,可以实现垃圾的每日完全处理。      ■本报记者单憬岗曹健孙慧特约记者陈超通讯员严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