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农民拒搬迁23年难挡开发商进度 曾引流血事件
陈运弟在向记者介绍情况。 任明超 摄
就算被断水断电,也拒绝搬迁,持续23年,5个兄弟的6个子女只能在煤油灯、充电灯下学习,如今已分别成了大学生、研究生。演绎23年的拒迁故事,使得海南省万宁市兴隆华侨农场的陈运弟一家成为众多媒体关注的对象。
这场旷日持久的拒迁拉剧战到底是何情形?中国青年报记者今天赶赴当地进行了实地调查。
旅游开发下的搬迁
作为全国最大的华侨农场,兴隆华侨农场1951年创建,先后安置了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归国华侨1万多人。陈运弟七兄妹一家人所在的一些周边农村,其土地、人口均被并入兴隆华侨农场,陈运弟一家人由此成为国营兴隆华侨农场五管区37队的职工、子弟。
上世纪90年代,海南迎来旅游、房地产开发热潮,温泉资源、华侨文化丰富的兴隆华侨农场也成为各地投资者的“热土”,一系列开发项目在兴隆扎根、落户。兴隆由此成为海南旅游线路上的重要一环,是游客最喜爱的旅游景点之一。
2011年12月,兴隆华侨农场成立“万宁市兴隆华侨旅游经济区”,与兴隆华侨农场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作为万宁市委、市政府派出事业单位,继续管理农场的各项事务。
兴隆华侨农场5月20日向万宁市委提交的调查报告显示,陈运弟家所在的37队约58户280人,因旅游区的开发建设,被整体搬迁至旅游区外的32队新居民点居住,陈运弟家的居住地成为海南邮政的项目用地。
陈运弟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当时系1991年,家旁边的土地也被一家名为“海南深宝联合实业有限公司”的企业购置,向万宁市有关部门申请兴建皇家丽宫等项目,并于1992年5月取得相应土地的使用权。
对于陈运弟一家具体的搬迁事宜,调查报告写到:陈运弟家属5兄弟分到4套房,其中大哥陈秋伟分家独立生活,分到1套房,其他4兄弟与父母一起生活分到3套房。大哥陈秋伟同意搬迁至32队新居民点居住,其余4兄弟不同意搬迁,仍居住在原址。其间,兴隆华侨农场多次动员陈来统(陈运弟的父亲,现已故)及其4个儿子搬迁未果。
兴隆华侨农场提供的档案显示,当时陈来统分得87平方米、111平方米主房两套,54平方米伙房一套。但陈运弟认为,供居住的只有两套房,根本不够他们一家人使用。
同时,陈运弟家人还认为种植的椰子树等地面作物被毁,但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家人商量后决定拒绝搬迁。
陈运弟在一份投诉材料中称,兴隆华侨农场将周边3个生产队的土地转让,面积达4600多亩,开发商清点被征土地上的作物,将赔偿款给了兴隆华侨农场,累计53万余元,均被农场截留。
对此,兴隆华侨农场在调查报告中回应称,陈运弟曾拿出的两张青苗补偿数量表,是其让生产队两个老队长签名伪造的,其所反映53万元被截留没有事实依据。5月20日的调查报告写道:“为了平息事态,缓解施工方与陈运弟家属的矛盾,调查组要求施工方一次性支付青苗补偿款3万元给陈运弟家属,施工方同意支付,但陈运弟家属不接受领取该青苗补偿款。”
煤油灯下的生活
上世纪90年代的海南大开发很快陷入泡沫状态,泡沫迅即破裂,陈运弟家所在地的邮政项目未能启动,皇家丽宫项目也推迟到2014年2月底开工建设。
陈运弟推测,或许正是当年的房地产泡沫破裂,他们家才没有被强拆,但并没能阻止农场对其生活制造障碍。
“1991年上半年的一天,突然来了一帮人,将通往家里的电线剪断,电线杆也被挖倒运走。37队的两口水井,也被填埋。”陈运弟回忆说。
此后多年,兴隆华侨农场继续“动员”陈运弟家搬迁。兴隆华侨农场于1994年7月20日向陈运弟发出的《拆迁通知书》中称:把经农场处理后遗留给你们自理的房屋、禽舍、果木蔬菜拆除、清理干净,超期后果自负。
陈运弟的邻居陈广花家拖延到1998年才搬到安置区,老伴去世后,她将房子留给子女居住,自己又回老房址处自费建了间小屋居住。陈广花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自己家也未拿到任何补偿,当年也是被逼迁往新址的,当时停水停电,老房旁边的饭店污水排至房基处,让房子成了危房,才不得不搬。
兴隆华侨农场第五小学的一名教师亦证实,1991年开发时,没搬走的确实被停水停电,他在成为陈运弟子女的老师后曾在晚上家访,陈运弟的子女只能在煤油灯下做作业。
陈运弟的儿子在2003年2月的一篇日记中这样写道:“今天,爸爸把我和弟弟在外婆家过夜时没看完的录像带租了回来。因为我家没电,因此带我们到他的好朋友阿发那里去看。”
对拒迁23年停水停电一事,兴隆华侨农场在向万宁市委提交的调查报告中并不认同。调查报告称:在原37队整体搬迁的时候,为了确保用电安全,兴隆华侨农场对原37队辖区范围内进行断电处理。断电后没有搬迁的陈运弟家属从原金日山庄(现兴隆温泉宾馆B楼)接通生活用电,原金日山庄在1997年10月份停业后,陈运弟家属再从云翔酒店接通生活用电,一直用电至2014年2月底,因皇家丽宫项目区内电线杆迁移,导致陈运弟家停电。2014年3月11日接到陈运弟反映没电照明的信访件后,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立即安排区水电公司研究解决。
陈运弟告诉记者,在停水停电23年间,家人确曾短时间通电,但并非农场安排解决,而是家人通过私人关系解决,且通电时间仅有两年多。
两棵椰子树引发的“伤人事件”
陈运弟一家拒迁难挡开发商的进度,最终引发了流血事件。
今年3月,施工单位强行砍伐陈运弟家的两棵椰子树,陈运弟家属等人阻挠,双方发生冲突,导致符春英(陈运弟妻子)受伤住院。陈运弟称,其妻符春英头部被人打破两道口子,送到医院缝了7针,手上缝了两针。
对于这一伤人事件,调查报告给出的说法是,施工单位在施工时,陈运弟家属说两棵椰子树是他家的,每棵椰子树要求补偿2.5万元,计5万元,而施工单位只同意补偿每棵椰子树3000元,计6000元,双方协商未果。
陈运弟正读大学的儿子向记者表示,之所以要求赔偿椰子树5万元,是因为该地块被陆续毁坏的并非只有2棵椰子树,而是所有树木。“若只有2棵椰子树,我们是不会要那么多的,该地块的大片树木陆续被毁尽,一分一文都没有赔偿。”
兴隆华侨农场河东派出所副所长杨家明及出警警员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每次报警派出所均派警员到现场。依据轻微伤的鉴定结果,也对打人者进行了5天的治安行政拘留。警察在纠纷现场只能维持秩序,协调经济矛盾,但没有职权解决。
兴隆华侨农场的调查报告显示,兴隆华侨农场和施工方在伤人事件发生后,多次到医院看望慰问,并分别给予慰问金各1万元。
“慰问金是他们放到床上的,我没接,到现在,钱在家里放着,也没动他们一分钱。”陈运弟告诉记者,他不服警方的鉴定结论,也没在结论上签字。
“慰问金确是陈运弟双手接的,当时没好意思把这一场景拍下来。”参加了现场慰问的兴隆华侨旅游经济区党政办公室副主任王家诚则如此对记者说。
兴隆华侨农场与陈运弟一家因拒迁引发的纠葛远不止以上所述,而双方各自的陈述均针锋相对。如陈运弟一家认为,几兄弟的爱人和子女户口不能落在华侨农场,完全是因拒迁而被刁难。但王家诚则告诉记者,因计划生育工作,华侨农场一直规定子女户口必须随女方,2012年才改变这一做法,所有人都是这样,并非仅针对陈运弟一家。
如今,陈运弟一家仍在旅游区的核心区域生存,现在已经通电了,但持续了23年的拒迁纠葛还在持续。王家诚认为,如征用陈运弟家现住处,不可能按23年前的政策补偿,应该会按现行政策补偿。
“无论将来如何,我们一家人会继续维权。”陈运弟说。(记者 任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