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南海丝路水下遗产保护
水下考古队员正在起取华光礁一号沉船遗址船板。中新网
海南省博出水文物保护修复实验室内,科研人员在修复华光礁出水的瓷碗。海南日报记者 宋国强 摄
广袤的南海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航行大通道,千百年来,这条航线上来来往往的船只在经过的海域和岛礁留下丰富的文化遗存。而随着近年来我国加强南海水下考古调查和发掘,“华光礁一号”、“南海一号”“南澳一号”等沉船逐渐被发现,一批珍贵文物得以出水。但不可否认的是,相较分布广泛、数量众多的水下文物,我们面临总体规划空白、考古设备简陋、专业人才匮乏、私人盗宝猖獗等诸多困境。如何有效保护南海水下文化遗产成为亟待解决的紧迫课题。
6月21日,“南海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在海口召开,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方代表、国家文物局、国家海洋局以及国内“7省9市”文博学者,台湾、香港等地知名考古学者齐聚一堂,为南海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把脉。
“发掘研究是前提,然后才知道保护什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海南大学教授曹锡仁一语让路子变得清晰。
问题:技术装备落后、专业人员匮乏
对策:增加人财物的投入
自1990年起,海南就拉开水下考古序幕,迄今20多年,在管辖的南海诸岛岛屿、礁盘等较浅的水域,共发现水下文化遗存136处,水下文化遗产数量为全国之冠。尽管如此,有一个现象却可以说明,海南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与外省之间的存在差距——
到目前为止,海南省对6年前出水的华光礁一号沉船的整体发掘研究报告仍未出炉。
接受采访时,省博物馆馆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丘刚坦言,专业人才匮乏是海南水下考古的一大掣肘。“除了缺少解读人才,还有就是水下考古人才。目前,海南持证考古队员的数目是15人,人才显得不够。”
“要做好水下文物发掘研究工作,人才、资金、技术设备一样都不能少,这是应该有的基本保障。”曹锡仁也表示,南海平均水深1200米,水下考古如同大海捞针,而目前,这三样在海南都还不够。据悉,虽然从2011年起,海南每年对水下考古工作支持200余万元的经费,但这无疑是“杯水车薪”,迄今为止,海南省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到西沙海域调查,都是租用渔民的木质渔船。
对此,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赵嘉斌表示,海南要在20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大海域开展水下考古,海南应该对应地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加大投入,建立起水下文物保护性机制。同时,还要转变保护理念,积极推进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方法,如推动一些具有代表性、可行性的水下遗址进行大遗址保护和水下遗址博物馆或水下遗址公园等的规划与建设。
“合理的资金投入是南海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前提。”中国南海研究院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林勇新则建议,从建立资金投入与保障机制入手。“首先,可以将南海水下考古的相关工作纳入到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的资助范围。其次,盘活财政和民间存量资金,考虑设立南海水下文物保护基金。最后,建立通过南海水下文物参观旅游、水下文化遗产摄像视频版权收入等各种形式的非打捞性商业收入对保护工作资金的补充机制。”
问题:破坏程度超过80%的文物遗址过半
对策:加大海上执法巡查力度
“起初我们只关注器物的发掘,没想到后来会发现船体,随着木板揭开,残存船体覆盖面积居然有近200多平方米,达到半条船的水平。要知道那可是一艘有800年历史的古船。”时隔七年,回想起华光礁一号沉船的发掘过程,赵嘉斌一连说了两个“难能可贵”。“美中不足的是,在发掘之前,遗址已经遭到人为破坏。”
据他介绍,华光礁一号沉船遗址是最早由我国渔民发现的,从1997年以来,多次遭到非法盗掘。“我们找到船体时,发现除了由海水盐分和珊瑚虫侵蚀造成的破坏外,人为破坏痕迹明显。”赵嘉斌说,在当时考古队员拍摄的短片中,遗址周围散落着瓷器碎片,同时有爆破形成的坑,这是船体遭人为炸药破坏的证据。
“其实,华光礁一号沉船并非个案,目前西沙群岛海域可见的沉船遗址均呈现不同程度的破坏,有些甚至完全被破坏。”从事南海水下文物发掘工作多年,赵嘉斌直言。“2011年4月至5月,西沙群岛水下文化遗产执法巡查工作队对华光礁、盘石屿、石屿、七连屿等海域的48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状况作了调查,发
现盗掘现象十分严重,部分沉船遗址和遗物点,中心区域被盗掘一空,令人痛惜。”
林勇新也表达了这一担忧:“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南海的水下文化遗产日渐容易受到非法盗捞和破坏,特别是处于较浅水域的文物,即使采用就地保护措施,但由于接近技术难度小,往往被非法盗取而难以得到完整保护。据相关统计,南海破坏程度超过80%的文物遗址已超过一半。”
他认为,海南被全国人大授予管辖南海海域,在南海水下文物遗产保护中负有更大的责任和义务。“对于盗宝行为,只要加强南海海域的执法频次和强度,将对盗宝公司和私人探险队起到巨大的威慑作用。此外,也可以在无人岛礁上建立海上监管平台,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等遥感系统以及视频对相关海区进行适时监控,加强远海执法效率。”
问题:线性文化完整性被割裂
对策:建立琼、粤、桂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合作机制
据了解,南海是我国海南与广东、广西三省区的陆缘海,也是我国最大范围和最具特色的海域,水下工作环境复杂多样,有水质和能见度与其他海域相近的浊水遗址“南海一号”,有能见度随季节变化的半清水遗址“南澳一号”,也有能见度长期保持高度清晰的清水遗址“华光礁一号”等遗址类型。广西合浦汉墓群中出土了大量晶莹艳丽,造型独特的水晶、玛瑙、琥珀、绿松石、玻璃等器物,属于汉代合浦港海外贸易兴旺发达的实物证据。
“为什么不通过三省区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合作,形成优势互补,达到多赢的效果?多年来,三省区在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各自摸索出一套成熟的路子,构成了开展合作的良好机会,但目前来看,合作仅建立在本省所管辖的海域范围内。”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何斌提出的大南海合作机制引起与会人员的兴趣。
赵嘉斌认为,过往以省级行政区划为单位,实际上人为地割裂了整个线性文化遗产的完整性,目前以各行政区划区域各自为政地保护与研究南海水下遗产的方式,已不能适应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的要求。他建议,海南应该从国家层面出发,建立大南海概念,与在南海海域的广东、广西两省合作,将南海海域的水下文化遗产视为一个相对的整体,合作开展水下遗址保护工作。
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教授伍新明也表示,作为“文化线路”的南海丝路,其时间跨度之长和空间容量之大是难以想象的,特别需要重视对其进行体系性研究。
“第一,利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搭建完成大南海区域的水下文化遗产数据库的初步平台,实现三省区资源共享;其次,联合出版相关调查和调研报告,对外展示合作成果,提高三省区在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水下考古、出水文物保护方面在国内、国际上的学术地位;最后,培养一批年富力强的水下遗产保护业务骨干,建立一支适合在南海工作的成熟的水下队伍。”这是何斌为自己提出的大南海保护、研究格局提出三方面的“宏伟蓝图”。
“拿最近的来说,通过三省区合作,可以将‘南海一号’、‘南澳一号’和‘华光礁一号’这三条不同年代、不同环境、不同类型的沉船作为大南海概念下的水下线性文化遗产进行整合,对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特别是南海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以及海上丝绸之路的申遗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何斌说。(记者 金昌波)
相关报道:大运河、丝绸之路申遗双双成功 中国世遗总数47项
中国学者发起南海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共同宣言
《更路簿》为昔日“海上丝绸之路”指点迷津
中国南海研究院挂牌成立“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所
新丝绸之路的经济意义超过西部大开发
专家研讨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没有海南不完整
海南3大社科课题招标 涉及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等研究
王毅:支持琼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海上丝绸之路”的千年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