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岗位当战位 体现档案人的价值
曾梅安是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原第二炮兵,以下简称火箭军)档案馆的一名研究馆员,作为共和国军队档案工作者中的普通一员,从事档案工作30年多年,她感到非常荣幸。
把岗位当战位,就要把普通的档案工作当事业来干
大家知道,火箭军在共和国的军史上是一支年轻的部队,是为了打破美苏的核讹诈、核垄断,由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手缔造的战略拳头部队。由于保密的原因,创业之初便钻山沟、进密林,许多工作只做不说,档案资料留存的不多。因而每当面对纷乱陈杂、年代久远的档案,曾梅安总是要追根溯源,反复甄别,尽可能把档案整理鉴定的失误减到最小。这些年来,让她印象最深的是1998年整理鉴定一批火箭军组建以前的档案,粗看这些档案,不仅时间断裂、内容庞杂,而且破损严重,一时难以下手,但曾梅安没有放弃,她找来《第二炮兵史》仔细研读,在历史的脉络中寻找它们的定位,从而让一点一滴的档案,填补着战略导弹部队初创时期的历史空白。为寻找东风一号、东风二号等退役武器装备档案,曾梅安花了3年多的时间,走访装备管理的老同志,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地找线索,直到把它们完整地收集进馆、整理成卷。这些档案虽然看起来已经失去了科研价值,但是它们却是“大国重器”发展的见证,叙述着老一辈火箭兵创业的艰辛与辉煌。
多年的工作实践让曾梅安体会到,从事档案工作必须把对党的忠诚体现在档案事业上,必须具备“敬仰、忠诚、挚爱、奉献”的精神和品格,让承载历史的档案在现实和未来的期待中,成为生成战斗力的文化沃土,成为书写广大官兵建设“大国重器”、发展“大国重器”的宏篇巨库。
把岗位当战位,就要勇当科研创新的排头兵
2006年,曾梅安综合分析了原档案馆相关数据,提出采用新技术重新独立建设档案馆的建议,进而得到火箭军党委、首长的充分肯定与关注。为了把握好这一难得的机会,在总参保密档案主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曾梅安认真查阅国内外建设地下档案库房的最新资料,提出把地下库房外环廊防护、功能分区流程化和节能减排等创新理念融入建设方案。新馆自2010年投入使用至今已运行5年多,维护数据表明,地下库房外环廊设计切实起到了防潮、恒温恒湿作用,节能效果良好。能为创建全军一流档案馆做出自己的贡献,曾梅安感到非常欣慰。
2008年汶川大地震,举世震惊。面对新闻及网络上数以万计的档案被瓦砾掩埋损毁的画面,作为档案工作者,曾梅安心如刀绞,心痛不已。反思教训,分析原因,她认为,大自然的骤变虽然有时无法抗拒,但是使用多年的密集架在突然的重大灾难面前,难以对档案做到有效保护,距离方便档案战备转移,符合军队“平战一体”的建设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为此,曾梅安将自己创新设计新装具的思路与方案向领导做了汇报,并找到相关厂家,沟通协作,修改完善,最终完成了“档案防灾害(战备)密集柜”的定型。2014年,曾梅安和同志们又在具有国家认证资质的环境试验室的帮助下对装具进行了淋雨、地震和堆压试验,进一步验证了装具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该装具受到国家档案局、军队档案主管部门和一些业内专家的充分肯定,2011年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012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纳入国家军用标准体系,在军地档案系统广泛推广使用。
近年来,曾梅安兼任全军档案工作专家组成员,一线的档案工作和上级赋予的科研、咨询带教等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她先后主持或参与档案科研项目研究、国家军用标准编写等6个项目,3项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
把岗位当战位,就要追求档案价值的最大化
留存档案的意义不仅仅是记忆过去,更重要的是服务现实、启迪未来。为了更好地发挥档案的作用,从2004年起,曾梅安和同志们便开始对馆藏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建立专题数据库。火箭军档案涉密程度高,不可能选择便捷的外包或协作方式,唯一的选择就是自己干。时任馆长的曾梅安和大家承担一样的扫描任务,他们的共同信念,就是尽快转变手工管理模式,早日赋予档案“新的生命”。经过2年多的拼搏,圆满完成了几十万件档案的数字化任务。现在,在档案馆的内网,机关部队官兵通过轻点鼠标,就可以找到任何有权限利用的档案。部队建设需要到哪里,他们的服务保障就延伸到哪里,这既是职责,更是追求。
曾梅安在档案战线上默默工作了30年,先后2次荣立三等功,被评为全军和火箭军档案工作先进个人;任馆长期间,档案馆3次荣立集体三等功,被评为全国档案工作优秀集体和全军档案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国家和军队给予的荣誉,是对军队档案人的鼓励和鞭策。38年军旅生涯,让她懂得了坚定理想信念与坚守平凡的价值,让她明白了把档案工作当事业,把岗位当战位,同样光荣,同样会在普通的工作中绽放光彩!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6年2月15日 总第2874期 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