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莫伤“弱者尊严”

31.10.2014  12:22

  无论那些受助者的境遇多么不堪,需要救助的愿望多么迫切,都不情愿失去自己应有的尊严。若使受助者心灵受到伤害,同时受到伤害的也会是扶贫事业本身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一位基层领导介绍情况时说,在一些偏远民族地区,政府的扶贫工作效果不够理想。他分析了一些原因,给我留下较深印象的有两条:一是工作不够深入,比较表面化,较少与贫困农民交心结友、了解真实困难、体现细致关怀;二是过于注重宣传,一些领导去基层扶贫慰问,总有记者随行拍照录像,很快就通过媒体播发,四方皆知,虽说是正面宣传,但给贫困地区受助者留下的印象未必正面,甚至有动机不纯之嫌。

  “被群众质疑”的状况是否具有普遍性,尚难定论;但这位基层领导反映出的现象、问题是真实的,值得我们重视。

  扶贫解困不是施舍恩惠,是弥补发展短腿,还历史欠账,是各级政府的分内职责。这项工作有无成效,要看帮助老百姓解决了多少实际困难,有没有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关怀、希望。而领导是否一定要亲自前往、出现在第一线,并不重要,更没有必要总将“送温暖”的过程展示于媒体聚光灯下,作为政绩宣示。

  从舆论宣传的角度看,媒体应将解决贫困问题作为一种责任、理念和事业来倡导弘扬,不能一味拿个案煽情、吸引公众眼球。媒体人应时刻谨记“守护弱者”原则,将镜头对准帮扶对象时,必须把握分寸、注意细节,体会当事人的切身感受,避免使他们心灵上受到伤害。

  从国际通行做法来看,在慈善领域“保持受施者的尊严”已是公认原则。社会心理研究发现,当有人在健康、学业、工作等方面遇到困难时,希望能通过社会救助体系得到帮助。但无论这些受助者的境遇多么恶劣,需要救助的愿望多么迫切,都不情愿失去自己应有的尊严。捐助若使受助者心灵受到伤害,同时受到伤害的也会是慈善救助事业本身。

  中国有“不食嗟来之食”的古训,尽管饥饿的人们确实需要食物解决生存问题,但在面对居高临下的施舍时,也不愿为了一时的温饱而失去应有的尊严。若不得已接受了这种有失颜面的救助,难免在心灵深处留下无法言说的屈辱和创伤。当有人指责一些受助者对所受帮助不知感恩时,或许是未能体会和理解到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因贫困而付出的尊严代价。

  近年来,一些民间组织开展的慈善、送温暖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和广泛认同。很多慈善人士、公益活动都非常低调,往往是活动结束后甚至捐赠行动过去多年以后,人们才知道来龙去脉。但越是这样低调,越能赢得人们的尊重。这种“不事张扬、恳切务实、润物无声”的理念与做法,值得政府部门借鉴。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在扶贫帮困方面,如何通过各方面的持续努力,将工作做深做细,取得实际效果,解决贫困问题,并得到理解,赢得人心?各级政府应深入思考并采取有效措施。

  扶贫,请少些麦克风、聚光灯,多走些崎岖山路,多推开几扇柴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