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城市品牌 全靠改名可行吗?
中新网6月1日电 美国侨报1日刊发评论表示,近年来,中国出现了一股城市改名热,不少城市都开始追风改名。开启这波改名热的是湖北省的襄樊市2010年改名为襄阳市。该文指出,提升城市影响力和旅游吸引力是城市改名的最主要驱动力,但还须注意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才能减少改名过程中的阻力。
文章摘编如下:
目前安徽省的黄山市也准备将自己的城市名称改为历史上使用了很长时间的“徽州”。
安徽的省名就是来自安庆和徽州两座城市,有人就提出“没有徽州,哪来的安徽”作为支持改名的理由,因此,不仅黄山本地人,安徽省其他地方的人也对黄山改名之事表示支持。
前不久,为黄山复名徽州疾呼18年的著名作家李辉在合肥一家书店举行了“为何呼吁恢复徽州地名”主题讲座,讲座过程中,曾主持将徽州改为黄山的黄山市首任市长崔之康也表示“考虑到文化的正本清源,现在是改回来的时候了”。
提升城市影响力和旅游吸引力是城市改名的最主要驱动力,当初把徽州改为黄山就是为了围绕黄山这一著名景点打造城市的旅游品牌,如今,旅游业业态也在发生变化,游客开始越来越多的关注旅游地的历史文化价值,对诸如徽州、襄阳这样的历史文化名城来说,原名无疑更有魅力。
改名对一个城市来说,很可能带来飞跃式发展,比如湖北的大庸,原本是个闭塞落后的小城,自从改名张家界后,一跃成为旅游名城,经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然而,一些城市的改名也会产生不良效果。首先,一些城市,在改名前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在改名的过程中,应避免原本建立的品牌价值遭到破坏,比如黄山,在改名多年后已经让“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名声传遍海内外,如何在将市名改回徽州的同时维护好黄山的品牌价值,需要慎重考虑。
其次,一些改名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还会起到破坏城市形象的反效果,比如云南的思茅改名为普洱市,为的是借普洱茶提升自身知名度,可在普洱茶过度炒作、价值暴跌后,这次改名的效果就已丧失殆尽,而思茅原本的文化底蕴也丢掉了。
城市改名成本不小,这也是不少人反对城市改名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推进城市改名,还须注意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才能减少改名过程中的阻力。(钟海之)
编辑:王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