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人民生活,创作更多人民的文艺精品

21.10.2015  12:57

  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发表讲话一周年之际,新华社在10月14日发表了讲话全文。2014年的10月15日,习近平主持召开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此次会议是在我国实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召开的一次重要大会,习总书记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确,当前文学创作,文艺创作离不开人民生活,需要扎根人民生活,才能为人民创作更多优秀的文艺作品。

  在历史发展长河中,人民起着决定性作用,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又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精神产品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一切有价值的文学艺术,归根到底都来源人民生产生活的实践。许多中外文学名著都是在民间口头文学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提炼创作而成。例如,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是司马迁巡游各地,听当地人民详尽讲述,实地考察当地的人文历史,最后创作出的文学巨著。

  曾成功塑造出焦裕禄、杨善洲等一系列经典人物形象的电影表演艺术家、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李雪健认为,对于文艺工作者而言,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搞创作,塑造出更多精彩的角色,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这一点,不能光挂在嘴上,更要落实在行动上。”李雪健说,他将自己的表演心得总结为四个字:精益求精。所以他总是花大量时间去反复研磨角色,深入体验生活。

  当今社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文艺作品要求也更高了。所以创作者们要牢牢抓住这一点,根据人民的基本需求,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生产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让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生活迈上新台阶。

  最后我们的文艺创作者要明确,文艺要深深融入人民生活。事业和生活、顺境和逆境、梦想和期望、爱和恨、存在和死亡,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都可以在文艺作品中得到体现。要让人民有思想上的提高,领悟出生活真谛并以此指导人生发展方向,这是创作者要传达的正能量意义。同时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创作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这样的作品才是符合时代气息的人民的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