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新一季洗牌来临 资金链紧张促房企并购加速
原标题:房企新一季大洗牌来临 资金链紧张促房企并购加速
近日,融创收购绿城不超过30%的股份、光耀地产被民间借贷拖垮、青岛地产商欠贷12亿“跑路”等一连串事件,引发各界对房地产业的关注。
2014年以来,受银行信贷紧缩影响,房企资金链紧张状况加剧,房企“大鱼吃小鱼”现象增多,未来或出现更多并购案例,地产行业新一轮洗牌即将到来。业内提醒,购房者在置业时应谨慎,避免买到烂尾楼。
房企“大鱼吃小鱼”频现
楼市持续低迷,房企破产事件接踵上演,甚至有开发商跑路的情形。除了目前沸沸扬扬的光耀地产破产、融创洽购绿城事件之外,据某网站数据显示,今年3月以来已有包括浙江兴润置业、南京福地房产、盈嘉地产等十余个企业被曝出资金告急。
5月初,光耀地产被曝因资金链出现问题而导致其在惠州的几处楼盘延迟交付。近日,光耀地产回应媒体称“正在积极调解”。光耀地产董事长郭耀名向记者表示,只要能解决光耀的问题,愿意接受其他企业的收购。
据郭耀名透露,光耀这几年盲目扩张;借收购新都酒店和染指矿业借壳上市,两次重组告败,以及规模15亿元长达3年的民间借贷款把光耀拖入资金泥淖无法自拔。“目前资金缺口有3亿~5亿元,只要能找到这笔钱,光耀就能缓过来。”
5月15日傍晚,融创中国发公告称,正与绿城董事长宋卫平夫妇以及绿城CEO寿柏年洽谈收购绿城中国不超过30%的股权,但并未就收购事项签订任何协议,收购也未必一定进行。只要收购股权超过24.32%,融创就将成为绿城的单一大股东,合并合同销售额有望逼近千亿元大关。
此前不久,青岛君利豪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莉被爆出携款失踪的消息,让青岛多家银行、民间借贷公司以及不少购房者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据国内媒体报道,王莉跑路一事涉及商业银行众多,有银行内部人士称,涉及银行资金可能在12亿~15亿元。君利豪于2009年开始涉猎房地产业务,其在青岛有四处项目,分别在市北区、崂山区和即墨市温泉镇的长岛湾项目等。
楼市疲软部分房企资金链紧张
近日的房企并购事件当中,融创收购绿城当数最大事件,其中主要原因就在资金链上。2012年6月,绿城因资金链告急,选择以股换钱。九龙仓当时斥资51亿港元入局。此外,有数据显示,绿城中国2013年年报显示,该公司2013年销售收入289.91亿元,同比下降18.1%;归属股东净利润为48.86亿元,同比略增0.7%。这明显低于万科、金地、龙湖、富力等房企20%以上的业绩增幅。
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表示,多地楼市自2013年下半年开始就出现了疲软状态,这和资本大量投入楼市、库存积压等有关。实际上,无论是小房企浙江兴润置业,还是中大型房企绿城和光耀地产,都能感受到这一点。
他认为,此类房企经营困难,有两个原因:第一,资金的运用无节制。很多从事实体经济的民间资本,最后都将资金投入了楼市,从而挖空了实体经济。而当实体经济发展缺乏动力时,釜底抽薪,则会对整个楼市造成负面的影响。第二,供求关系难以平衡。尽管类似浙江宁波、杭州、广东惠州这样的市场面临比较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但楼市发展背后的市场需求并没有像预计那样高涨。
郑州本土一名开发商表示,曾经在楼市发展史上创造无数辉煌的房企,很多都储备了数量不少的用地待开发,同时还有一定量的在建项目待面市,在这个过程中,资金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而政策调控让所有行内人士和广大消费者都看不清楼市调整期的结束点,观望群体的增加令市场承接力越来越小,这样必然会使房企的资金周转压力大增,但在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借贷债务却不能不还,如此便出现企业被收购的现象。
方圆地产首席分析师邓浩志表示,每次楼市调控都会有一些小房企消失或倒下,2009年、2011年都曾出现这样的情况,在任何市场中,有企业倒闭、破产都属于正常的市场行为,而今年市场不景气加速了企业倒闭而已。
购房者应避免买到烂尾房
目前楼市低迷,可能有部分资金链紧张的开发商为了回笼资金,会抛出较大的折扣促销。专家提醒,买家此时购房一定要慎重,不要让“特价”迷惑了双眼。
第一,要向销售人员问清楚房子特价的原因。第二,了解房子的位置、朝向、楼层,清楚知道可能出现的噪音问题、西晒问题、周边有无立交桥、发射塔等等你能不能接受。第三,要看一下现房,现场感受才能够清楚地知道你对这套房子是不是真的满意。第四,要了解清楚房子的使用年限。第五,认真看清楚购房合同。
业内人士提醒,购房中应尽量避免购买独栋的项目,这样的小项目多为资金不甚雄厚的小开发商打造,资金较为吃紧,遇到金融风波就会出现“烂尾”风险。近年来,全国各地已经有多家楼盘因资金问题导致延期交房甚至是“烂尾”案例。所以对于购房者来说首先考虑的应是开发商是否有良好的口碑及楼盘的品质,因为品质高、体量大的楼盘,抗风险能力强,也具备更强的保值、升值潜力。
在楼市低迷的前提下,期房的风险明显增大,购买准现房就应成为首选。准现房由于已经封顶,开发商已将一半以上的投入投进项目,收尾相对投入较少,即便遇到不利的市场因素,出现“烂尾”的几率也很小。(记者 袁瑞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