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记者刘江 因104名牺牲战士弃笔从戎

19.07.2015  11:11

  战地记者刘江 (图片由太原市摄影家协会提供)

   央视网特稿 (记者 王莉莉)79年前,本想当一名小学教员的刘江却意外成为一名战地记者。当他在战争现场,亲眼目睹104名牺牲战士的遗体时,决定弃笔从戎,成为一名反扫荡的前线战士。

  战争结束后,刘江再次拿起笔,用文字将太行山抗日战争时期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写了出来。由他完成的《太行风云》作为建国十周年的标志性作品,在当时引起了轰动,受到了周总理的表扬。

  如今,已经97岁高龄的刘老仍坚持写作。以战斗英雄赵亨德为原型的30集电视剧《太行一等杀敌英雄赵亨德》剧本已经完成。长篇小说《太行飞虎队》、《》、《韶华时代》,纪实报告文学《烽火摇篮曲》、《一滴水中看太阳》,诗词《钟鼓集》等著作也相继问世。

  “战争的硝烟是消散了,但那段历史不应消散。”刘江说。

   加入革命成为报社工作人员

  在约定的时间,记者走进刘江的家中,他就像一内存丰富的历史档案馆,在满是墨香的书房里,讲述自己与抗战那些过往的故事。

  1936年秋天,牺盟会的村镇协助员站在了他家乡和顺县温源村的打谷场上,高声地对老乡们说:“日本人已经打到了绥远、察哈尔,很快就打到山西了。日本鬼子杀人,放火,奸淫妇女。中国人是一片散沙,大家只有团结起来一致抗日,才不会做亡国奴。

  会散了,协助员拿着表格问刘江,“你愿意加入牺盟会吗?

  他没有犹豫,填表按手印,参加了牺盟会。

  两年后,193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刘江成为由朱德总司令题词、太行山八路军第一张报纸《胜利报》的一名工作人员。

   战地快报边打边出

  当时报社的条件十分艰苦,报纸是石印,出报用的纸是油光纸,每期印出来的报纸都用骡子驮出山口,再由专人分拣,用扁担担走,五六十里建一小站,再往村里发。

  战争年代,藏在山里的报社根本没有多余的纸张存货,为了出报,他们把能找到的纸都用过,报纸什么颜色都有,实在没有物资了,他们就冒着风险去敌占区购买。

  “那时候的报纸都是先写再印,字比现在报纸的字大不了多少。记者们交回来采访稿,报社‘缮写组’再把它写出来。”刘江说,不仅纸难找,就连写稿用的四条腿的桌子都没有。没有平整的桌面,他们写报的时候非常困难,写错一个就得重来,手都不能挨纸,要不上版印出来一片黑。

  此后,《胜利报》改为《晋冀豫日报》,之后又与《新华日报》(华北版)合并,成为华北当时最大的铅印报纸,而刘江也成长为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报的一名战地记者。

  报社驻地是随着八路军总部驻地的变化而迁移的。边转移边出报,战地快报不能停。当时人手紧缺,刘江是报社荷枪实弹的战斗队员,每次战斗,他都打前锋负责组织突围。“我们当时根本没有休息的时间,战地报纸都是边打边出,我们要把第一手的战时消息用最快的速度传递出去。

   因104名牺牲战士弃笔从戎

  1943年5月,日本鬼子对太行山区发动大扫荡,报社选择游击战术。刘江与一位记者从太行腹地涉县出发,沿清漳河溯流而上,长途跋涉,到了和顺县,没想到鬼子占领了附近的最高峰。战斗从上午10点一直打到了黄昏。

  在老乡们的帮助下,刘江在山洞里躲了几日,直到鬼子撤走,才从山洞里下来。走了几里地后,在半山坡上,排列着长长的一条八路军战士的遗体。他们全都平躺着,军服是新换的,通体没有一点血迹。

  “我分析这是部队打扫战场后,将战士的遗体暂且集中在此,再做善后。”刘江说,那些面孔看上去不过二十岁左右,在晨光的照耀下,没有一点血色,他一一数了下去,共有一百零四位战士。

  看到这一幕,血气方刚的刘江再也不平静了,他决定从一名记者成为前线杀鬼子的战士。

  在一次反扫荡群英会上,刘江认识了战斗英雄赵亨德,这位被日军称为“拦路虎”的英雄让刘江十分敬佩,他成为赵亨德侦查队中的一名侦察兵,跟着一起打鬼子。“每次端着枪,俯卧在铁路边,看到鬼子的火车被炸得火光冲天,铁轨带着声响飞上高空时,真是痛快极了。”刘江说。

  时间久了,报社与刘江失去了联系,就在报纸右上角登个代电:刘江见报后速回。但刘江依然在前线杀敌没有回去,直到日寇投降后,才返回报社。

   用笔还原战争现场

  每次想起这些往事,刘江都很激动,“好多次啊,要不是赵亨德,我早就死掉了。在一次战斗中,他身上被枪打了十几个窟窿,还失去了一只眼睛,我哭了,他却说,‘这是战争,能保命就行,你哭什么’。”

  不幸的是,在解放平定战斗中,年仅27岁的赵亨德中弹牺牲。

  1984年刘江离休后,有了空闲的时间,他决定用笔杆子还原战争现场。作为一名在血与火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新闻战士,战争那段历史是他永远不能忘怀的,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抗战时期,那些不为人知的英雄事迹、典型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