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为实体经济持续“输血”
我省金融业保持较快发展,上半年实现增加值77亿元
为实体经济持续“输血”
本报讯(记者陈怡 通讯员廖增梁)在今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海南金融业依然保持较快发展,上半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77亿元,占GDP比重不断上升,带动全省税收增长;存款余额突破6000亿元,贷款余额突破5000亿元,信贷投放稳定增长,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上半年金融业增加值占GDP4.6%
上半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海南金融业主动适应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最大限度减轻了金融形势复杂多变对我省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了金融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最能直接体现金融业发展水平的金融业增加值,上半年实现77亿元,占GDP比重约为4.6%,较去年同期提高约0.5个百分点;占第三产业比重约为9.55%。上缴税收16.8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5亿元,金融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显著提高。
今年,海南将陆续增加许多金融机构,兴业银行海口分行上半年已开业,进驻我省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达7家。进出口银行省分行、华夏银行海口分行有望年内入驻,这将助推我省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组织结构的完善,不仅是量的增加,也是质的提升。截至6月末,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税后利润67.45亿元,同比增长15.58%;不良率仅为0.9%,低于年初0.01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我省上半年保险业风险服务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截至6月末,全省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达到47.99亿元,赔付支出15.38亿元,同比增长48.82%,保险深度和密度明显提升。
298亿支持重点项目建设
“今年以来,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持续增强,我省存、贷款余额在上半年实现双突破。”省金融办相关负责人兴奋地说。
截至6月末,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突破5000亿关口,达5060.49亿元,比年初增加421.76亿元,同比增长19.98%。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突破6000亿关口,达到6322.30亿元,比年初增加369.80亿元,同比增长14.3%。
在支持重点项目建设方面,全省金融机构上半年已累计放贷298.27亿元,支持重点项目216个。为做好西环高铁融资工作,省金融办多次协调工农中建等银行与省跨海办进行对接,为我省重点项目西环铁路争取到总额为135.5亿元的银团贷款。
发放中小微企业贷款34亿
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方面,省金融办今年起草并印发了《海南省2014年金融改革创新指导意见》,提出我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增加至1.45亿元,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上半年,全省新增中小微企业贷款34.01亿元,其中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贷款14.4亿元。
此外,省金融办大力推进农民小额贷款工作,截至6月末,全省本年累计发放50万元以下农民小额贷款17.26亿元。
更值得一提的是,小额贷款公司日益成为我省支持三农和中小微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上半年我省36家小额贷款公司累计发放三农和中小微企业贷款11.6亿元,占全部累放贷款的62.3%。
直接融资方面,在今年国内外整个资本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我省直接融资持续活跃。上半年,省发展控股、交通控股等9家企业通过发行债券、中期票据和增发融资等方式实现直接融资80.16亿元;海南中视文化、琼中农信联社成功在“新三板”挂牌,另有4家企业在上海、天津等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交易,这些利好都表明海南的融资结构更加完善,融资渠道更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