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住宅才是我们理想的家?看看海南未来建筑走向

05.09.2014  11:36

  原标题:2014海南住宅新技术论坛顶尖专家倾囊解读

  海南未来建筑走向:三大热词

  绿色建筑、智能化技术应用、抗震防风减灾技术……什么样的住宅才是我们理想的家?近期,在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支持举办的“宜居家园品质生活”——2014年海南住宅新技术论坛上,国内顶尖建筑专家齐聚海口,论道海南住宅全新技术精髓,细致解读我国以及海南未来住宅建筑走向的三个热词。

   热词一:

   绿色建筑

  “一个100万平米的小区需要一个中型变电站供电,三个100万平米的小区就需要一个中型火力发电厂为其供电。”“建筑能耗已经接近全国能耗总量的30%。”

  这种现状非改不可,此次论坛,绿色建筑成了第一个关键词。本次论坛专门设“绿色住宅建筑技术应用”为主题分论坛,并就引导适合海南地区气候条件下的住宅建筑材料的研究与实践,如遮阳、建筑隔热#外墙、门窗等新技术做了深入的探讨。

   专家解读:

   什么是绿色建筑?

  中国工程院院士肖绪文指出,绿色建筑的概念主要包含三点:一是节约资源,与传统意义的节约有所不同,主要强调在环境保护基础上的各种资源的高效利用;二是保护环境,强调减少环境污染,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三是满足人们要求,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青认为,清风、细语、绿野、柔光、生命效率、生存绩效和社区文化是绿色建筑的七个关键词。她认为,绿色住宅的发展要树立以设计为突破口、以结果为导向的核心观点,突显中国传统文化和区域特点,用绿色住宅引领幸福生活的创新模式。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结构研究所长王翠坤说:“如何低碳环保、绿色发展?怎么减少我们施工过程的污染?是住宅产业化发展,也是建筑业各相关方的需要。”目前,改革建设方式,深入推进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技术,在住宅产业中的应用已取得了实质的效果。

   专家支招:

   如何实现绿色建造?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如今,在突飞猛进的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同时渴望美好的生存状态,希望住宅也能同时体现人的精神诉求。为此,中国工程院院士肖绪文在论坛上提出了建设宜居家园,工程建设中要体现“以人为本”思想,尊重自然生态环境,实施绿色建造。

  绿色建造要求在工程立项、设计、施工等建筑产品生成的全过程中,按照绿色所涵盖的内容要求精心策划、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绿色建造强调在工程立项策划、设计、施工中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绿色施工要求,生产绿色建筑产品。

  “北欧宜居家园建设的特点随处可见,其风格和特色异常鲜明,我们应该借鉴国内外推进绿色和生态发展的成功经验。”肖绪文指出,在北欧国家,许多建筑既没有国内的“富丽堂皇”,街道上也没有“车水马龙”的景象,但清新的空气、环保节能的氛围、亲切和谐的居住环境,却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他例举了北欧建筑在多个方面的优秀做法。比如:合理的政策和制度是北欧宜居家园保持高水准的社会基础;强烈的地域、民族自豪感是保持地域特色的文化基因;坚守“以人为本”的理念、“人性化设计”;使用者、居住者的主动行为是建筑节能环保的重要方面;重视遮阳及被动节能、大量使用清洁能源;预制装配建造方法普及率高;遵循“就地取材”的原则;不刻意追求高档、寻求适宜的装修等。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杨仕超表示,门窗是最重要的建筑围护结构,没有门窗幕墙的绿色技术应用就没有绿色建筑。夏热冬暖地区的门窗、幕墙最为重要的是遮阳、通风、采光。自然通风无论在什么地区都是非常重要的,建筑首先必须能够自然通风。遮阳是建筑节能的首要措施,但遮阳和采光有一定的矛盾,通过精心的阳光轨迹设计,可以解决固定遮阳与采光的矛盾,采用活动遮阳能更好地调节室内的光、热环境。门窗的绿色技术还包括满足功能、方便使用、隔声性能、耐久性能、抗风防雨和绿色建材的采用等。

  “很欣慰看到有些城市已率先开始推动房屋和市政设施的建筑市场模式改革,实现设计施工总承包,使总承包单位有动力既讲节约又讲效率实现科技创新优化设计、缩短工期节省投资,实现‘一口价、交钥匙、买成品、买精品’,取得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建议广泛推广,一举改变原有弊端。”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委副主任王铁宏认为我国建设宜居家园,房屋建筑市场模式改革需要加快。他说,我国房屋建筑改革虽与1987年鲁布革试点同时起步,但未能及时跟上工业及部分铁路、交通、水利项目市场模式变革的步伐,大多仍延续着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模式,弊端已充分暴露(中标前甲方压级压价肢解总包强行分包严重,中标后设计、施工方不断变更洽商追加投资超概严重,低层次竞争激烈,市场混乱,问题突出。原因就在于背离了市场经济“花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才既讲节约又讲效率”的规律)。

   他山之石

  肖绪文表示,我国宜居家园建设起步较晚。与芬兰、瑞典、丹麦、挪威等发达国家相比,其创建规模和创建水平还存在许多差距。那么这些国家有哪些绿色建筑经验值得借鉴?

  如奥斯陆歌剧院,白色建筑主体犹如漂浮在海面的冰川,向海湾倾斜的大屋顶,既保留了原有海湾的原貌,也为城市与海湾的对话提供了桥梁。人们能在屋顶上漫步。建筑物设有不同的入口和畅通无阻的接触面,就像公园一样。建筑在完善城市功能的同时,保护了环境,通过自然特征独特性展示了建筑的个性。北欧当代城市建筑设计展现了人性与地域的高度统一。北欧的成功不单独在于其工业技术多么先进,也不仅仅因为它悠久的历史,而在于它对各种因素的尊重。在奥斯陆剧院这个作品上,我们能看到北欧建筑在自然(冰川的模仿)、人性(阳光下对户外活动的热爱)、历史(防洪堤的隐喻)的完美结合。

  再如瑞典爱立信Kuggen大楼的自动遮阳系统,注重被动节能,如围护结构(外墙、屋面、门窗)的保温效果,以实现能源节约。其普遍采用高效暖气片(配以可调式温控阀)、可调式通风系统、节能灯具、热回收系统、楼宇自动控制系统等,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热词二:

   抗震防风减灾

  我国地处于太平洋火山带,是地球上地震最高发的地区之一。特别是2008年汶川地震,大量建筑物垮塌,我国对建筑物抗震方面的要求显得更加突出和迫切。此外,对于台风高发的海南,住宅的防风显得极为重要。对此,本次论坛以“住宅抗震防风减灾技术应用”为主题,专家们积极建言献策。

   专家解读:

   建筑如何抗震防风减灾?

  海南省建筑设计院院长任学斌认为,宜居建筑首先应该是安全建筑,是在重大灾害面前“保证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的建筑。传统建筑采用“抗”的方式设计,通过加大构件截面尺寸、增加结构刚度来保证建筑安全。而减、隔震建筑,则是采用“放”的方式设计,通过在隔震层设隔震和耗能元件,或在特定层设减震消能构件,降低传到建筑的地震作用来保证建筑安全。琼北位于抗震设防高烈度(8度0.3g)地区,推广减、隔震技术,对于建设安全建筑具有重要意义。

  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咨询部副主任薛彦涛表示,传统的建筑抗震设计只能保证结构本身具有一定的强度、刚度和延性,以保证在设防目标下的抗震要求,这个要求以不倒塌为目标。当发生超过设防烈度的地震时,这样的建筑往往没有足够的能力抵御倒塌的发生。

  他介绍,减、隔震技术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建筑抗震新技术,包含两种技术——消能减震技术和基础隔震技术,从减和隔两个方面极有效地降低地震对建筑物的危害。消能减震技术是在建筑物中安装消能器,利用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变形,消耗结构的振动能量,进而有效降低结构振动反应,达到预期防震、减震要求。隔震技术是在建筑基础设置隔震支座,将建筑物与地面隔开,阻断地震波向建筑的传递,以达到预期的防震要求。

  “减隔震技术在多次地震中经历了考验。2012年四川芦山地震中,芦山人民医院门诊楼采用了隔震技术,地震中不仅结构保持完好,建筑内部装修仅有轻微损坏,地震后立即发挥作用。”薛彦涛说,减、隔震技术在结构中的应用日趋广泛,不仅仅应用于新建建筑,而且在既有建筑的抗震加固中也得到广泛使用。

  “发生火灾时,在超高层建筑疏散只能使用楼梯疏散,是存在很多弊端的。”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防火研究所副总工程师肖泽南认为,为超高层建筑寻找第二条疏散路径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利用普通客运电梯,在火灾时从避难层以直达的方式将人员疏散至地坪,无疑是一个最具可行性的辅助疏散方案。该方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保证电梯及其附属设施不受火灾烟气威胁,保证电梯的电力供应不被中断,保证有序的疏散秩序和高效的运行策略。目前,已经有个别项目将普通客用电梯直达式疏散应用于实践中。但是,客运电梯疏散是一整套综合的措施,要靠消防、安监、业主、设计、物业、住户的共同参与,才能找到最恰当的方案。

   专家支招:

   海南如何做到有的放矢?

  超强台风“威马逊”对海南一些建筑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文昌、海口等地出现楼房地下车库积水、大规模停水停电的情况。在此次论坛,海南省建筑设计院给排水专业副总工程师林飞就海南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进行了探讨。他说:“我认为在适当的地方,也要根据建筑的规模还有建筑的一些特点来综合考虑这个供水方式。”

  林飞认为,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如何保障住宅建筑的供水安全可靠、防止水质污染、保证排水管通畅、防止卫生间产生臭气等问题成为建筑设计者必须考虑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因地制宜地选择供水方式,而不是一刀切。同时,林飞对一些居民区地下车库在风雨天气下出现积水的情况也给出了建议。“在地下室出口的地方一定要做雨水排水的截洪沟,然后在地下室的坡道下到地下室的地面平的地方至少也要做一道雨水排水的截水沟。”

  “从今年7月份的超强台风的风灾结果可以看出,海南住宅的玻璃窗户抗风压性能、外遮阳构件的抗风压性能、玻璃幕墙的抗风压性能、地下室的防水性能、配电房的设置位置、供水系统的设计需要提升到一个新高度。”雅克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海南省土木建筑学会秘书长侯百镇认为,海南住宅设计中对传统的实用技术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和推广,如海南传统骑楼形式等。同时,新的住宅设计中忽略了传统的建筑外遮阳设计和自然通风设计,大面积的落地窗及凸窗出现在住宅建筑中,未做外遮阳措施。

  海南城建业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服务中心主任葛守信认为,海南住宅就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关注实用性、适应性和经济性。海南地属夏热冬暖气候区域,太阳辐射强度大,常年气温高,湿度大,最重要的是遮阳和通风,住宅新技术的研究方向,首先是解决通风和遮阳技术,又因海南倍受强台风、超强台风袭扰,外门窗的抗风压性、气密性和水密性要求很高,外门窗的构造不同于其它地区,应能适应恶劣气候的影响,遮阳构件、屋面挑檐等也应具备抗台风的袭击。

   热词三:住宅智能化

  清晨,轻快的音乐将你从潜意识中缓缓唤醒,窗帘徐徐拉开,咖啡机根据你的口味为你准备好一杯香浓的咖啡,而当你漫步小区,则不需要担忧是否忘带门禁卡,是否能通过保安的审核……如果住宅也能像电影中一样智能,那么繁琐的生活会不会趋于从容?在此次论坛上,专家们就“住宅建筑设备与智能化技术应用”展开探讨。住宅建筑设备与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不仅为居住者带来全新的住宅感受,同时也将为整个住宅建筑产业带来新的革命。

   专家解读:住宅智能化

  上海延华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于兵认为,随着新型城镇化、智慧城市的发展步伐,在住宅建设领域大力推进智慧小区、智慧住宅社区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这其中,既有传统小区智能化的推广普及,同时还需要兼顾信息化发展的浪潮,并要兼顾绿色低碳的要求。在论坛上,他采取“三步分析策略方法论”,结合中新生态城某住宅小区建设的案例,对智能化、信息化与绿色低碳化的三化合一发展做出阐述,以助推海南省建设宜居家园,促进品质生活的发展。

  “产业化”是现代工业的常用词,然而对于建筑业来说,这个词却是一个新名词。与会专家认为,当前住宅产业化已成为我国建筑业的热点,今后住宅“现场施工”将向“工厂生产+现场安装施工”转变,建筑业将随之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

  王翠坤认为,住宅产业化主要标志是“四化”:一是设计标准化;二是构件部品化;三是施工机械化;四是管理信息化。住宅产业化未来仍会有较大发展,主要基于国家发展需要。低碳环保、绿色发展,基于建筑业各相关方需要,是房地产、建筑业、建材业转型升级的契机。通过标准化设计和工业化建造,提高住房品质,则是住户的需要。但是,建筑产业化未来发展需要政府政策支持、各企业和研发单位技术支撑。

  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化事业部主任王静则更加细化了未来建筑的高度产业化。她认为应重视在建筑设计的可视化设计、协同设计、绿色分析、优化设计方面逐步采用BIM技术,特别是在工业化住宅设计中,BIM能提高在户型、构件、部品等的设计效率。工业化住宅的预制构件数量较大,应用BIM能有效进行深化设计,减少图面疏漏,精确表达构件相关钢筋的构造布置、钢筋弯起做法、用量等,同时也可将信息直接传输至预制构件生产方,确保流程统一。在施工阶段的进度管理、成本控制、工艺模拟、虚拟建造、深化设计等方面也应加强使用BIM技术,同阶段对BIM的应用,显示出BIM技术在建筑全生命期中模型和信息共享的作用。

分享 网友评论 登录|注册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新闻中心 在线首页 投诉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