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念师恩:祖孙三代的“坚守”
10.09.2014 22:20
本文来源: 蓝网
大家知道,9月,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回报的季节;教师,更是这个季节的一大主题。提起教师,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抹不去的身影,他们用人性中最美丽的部分,照亮学生们的成长之路。而在海口市三江镇眼镜塘村委会,有这么一家人,因为教书育人,成为身边所有人敬仰的对象。今天是第三十个教师节,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家人,感受留在他们血脉里的“园丁”魂。
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说到的一位主人公,名叫莫业雄,今年32岁,在海口市大致坡镇星群小学任教。学校不大,就70名学生,莫业雄却忙得不行,他不仅是三年级的语文老师、还是五年级的数学老师,并且还教音乐、美术等课程。说起来,在他短短六年的教学生涯里,已经流淌着62年的职业血脉。
瞧瞧,课堂之外,莫老师就是孩子们的家长,照顾他们的生活,不仅如此,他还是个孩子王,打球、下棋、跟学生们玩得不亦乐乎。事实上,莫业雄毕业于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的是信息技术,和教师这一行基本不挂钩。可最终,他却不顾朋友的劝阻,选择了乡村教师这一行。
原来,不仅是莫业雄,他的父亲,叔叔,和爷爷,祖孙三代一家四口都是乡村教师。在三江镇眼镜塘小学,莫业雄59岁的父亲莫巨泰仍坚持在教师岗位上给孩子们上课,说起儿子的职业选择,莫巨泰一脸的欣慰。
莫巨泰说,农村发展落后,只有知识和文化才能改变这一切。而他的父亲莫垂福老人,也成为当地第一批在乡村播撒种子的人。在莫垂福老人的家中,至今还珍藏着上世纪五十年带的毕业证书,而最令老人欣慰的是,一家祖孙三代四口人都走上了人民教师的岗位,62年的职业生涯中,只有重合,没有间断。
从最初的拼音教学,到儿子的海南话教学,再到孙子一辈字正腔圆的普通话,莫垂福见证了海南农村教育的变迁。莫垂福说,从前村里读书的人少,教书的更少,有时他一个人教一所学校,从业三十年当中,他先后在罗梧小学、美堂小学等十多所乡村小学任教。虽然现在已经退休,可一遇到周末,他总是会和儿子和孙子坐在一块,讨论农村教育的传承问题。
谈起如今的农村教育,三人忍不住感叹。如今,随着村民对子女教育意识的提高,加上收入提升,很多村民都选择把孩子送进城里读书。这样一来,在村里读书的孩子就变少了,教书的老师也不愿意留下,农村教育的延续就会受到影响。而虽然忧心痛心,但对这祖孙三代而言,扎根农村教育的决心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文字编辑:陈芊亦 视频编辑:龙威)
本文来源: 蓝网
10.09.2014 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