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感动海南人物评选颁奖辞创作故事 满满的琼岛正气

18.01.2015  14:44

      解密颁奖辞创作幕后

      挖掘人物埋藏的精神宝藏

      谱写感动背后的时代精神

      “感动海南”2014十大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海南省企业家协会秘书长冷明权等一行因感动而热泪盈眶。令冷明权印象深刻的除了人物事迹外,是“晚会颁奖辞写得非常好”。

      感动相伴三年来,观众和读者点赞晚会文案特别是颁奖辞的声音,此起彼伏。

      小小的文案为何具有这么大的魔力呢?记者采访了由南国都市报记者组成的文案创作组,揭开了这张神秘的面纱。“感动人物身上埋藏有丰富的精神宝藏,我们只是挖掘者和展示者。”创作组成员以裁缝自喻,希望为这些感动海南人物量身定做文字和影像的衣裳。

      “文案和脚本就像绿叶,装点如一簇簇美丽鲜花的感动人物。”他们说。

      在他们看来,小小的文案,必须蕴含琼岛大地上勃发的大时代精神。

      因为记录,

      他们离这些普通人很近

      从事社会工作的王女士,看颁奖晚会时数度落泪,令她动容的,是“感动海南”十大年度人物事迹的激荡人心,“另外颁奖辞写得很出色,铿锵有力,深入人心。”

      不长的每人一段颁奖辞,已成了读者和观众走进人物精神世界的生动台本。

      “你慷慨一跃/把最贵重的礼物——生命/赠予了一位如蔷薇花般灿烂的少女/你用生命换回了生命/用青春留住了青春。”去年颁奖晚会中的给方盛虎的这一句颁奖辞,王女士至今仍记得,“很诗意,但同时很贴切,感觉得出是专门为阿虎创作的。”

      得知这个评价的创作组成员感到欣慰。“我们所创作出来的东西不能是放在某类人身上皆可的万金油,我们要为他们‘量身定做’。”他说,创作组成员多是记者,给他们创作带来了许多优势。

      不知道这个人的身形,不知道这个人的精神气质,“量身定做”便无从谈起。

      创作组成员并非坐在办公室苦思冥想的词作者,他们脚下的鞋子,一年四季陪着他们踩踏在山间的土地;他们手中的笔,一天到晚转动笔尖流淌着故事的细节,他们是记录者。

      记录让他们感受到感动人物的鲜活气息;让他们掌握到更多真实的细节。

      “这是‘词作者’与‘记录者’最大的区别。”创作组成员说。

      “德行不孤,父子为邻,贫瘠的血液里流淌着丰盈的爱;少年不死,光明延续,生命的重建让短暂人生如夏花灿烂。”记录文艺博的父亲文兵做志愿服务的现实,记录眼角膜受捐者王禄雄重获光明后的喜悦,才能感受到逝者文艺博留存在世间的温度。

      一位创作组成员举例,他曾先后多次走近海南残友,采访他们的事迹。“你会发现,因为被禁锢在轮椅,残疾人内心世界很狂野,他们对汹涌澎湃的生活怀有渴望,”他说,他感动于残友实现人生价值的艰难和苦难当歌的情怀,“激情满怀的青云志,书写奇迹的精气神,他们不是生来的强者,却比强者还要坚强。”这样的颁奖辞,应运而出。

      “我们就站在他们身旁,欢乐他们所欢乐,悲伤他们所悲伤。”他补充说。

      2014年初,省委书记罗保铭在寄语“感动海南”2013十大年度人物颁奖盛典时说,“广大媒体工作者发掘报道了这么多凡人善举,是因为你们离生活很近、离这些普通人很近”。

      就是因为离生活很近,离这些普通人很近,创作组才能为感动人物“量身定做”文案。

      因为琐碎,

      必须把握时代精神

      文案该如何把个人写进琼岛,把当下写进历史?

      一个人或一个群体所走过的轨迹里,琐碎的细节永远是占大头的底色。然而,人性崇高的闪光并不是灵感的突然降临,而是他们背后日积月累的道德和信念的支撑。

      创作组认为,把一个人物放进一个时代,这个人物才是立体的。“记者”二字所代表的,不仅是对事件的呈现,还有对事件背后时代精神脉搏的梳理。“因记录而掌握的海量素材又使得我们能以小见大,用颁奖辞在小人物的故事里呈现跌宕起伏的时代精神。”

      连续观看了三届感动海南十大年度人物颁奖晚会的观众李海对给吴忠灿夫妇的颁奖辞印象深刻,“他们很朴实,颁奖辞能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联系起来,很鼓舞观众们的家国情怀。”

      李海的妻子李萍是“感动海南”2012十大年度人物之一。在海口椰岛之家老年公寓,她所做的事,就是照护养老院的老人,并在老人离世后送走老人。这样的事,同样平凡而不起眼。

      然而,2012年,当创作组成员走近李萍简单琐碎的工作中时,却触摸到她的付出背后时代脉搏的涌动:谁不会迟暮呢?又有谁不会走向生命之端?对时代精神的感受涌动在记者的脑海和笔端,于是有了这样的颁奖词:“最绵细的心,最柔软的手,照亮人生的暗角,抚平岁月的褶皱,滋润着生命的沉沉回眸;她双手温热过的慈目里,有泪水,有尊严,更有最后的灿烂如花;她有一汪湖水柔,她懂芸芸孤老心,她不是女儿,她就是‘女儿’。”

      “从养老到护理,到临终关怀,寥寥几句话,写得很准确很感人。”李海认为。

      而在给陈厚志的颁奖辞“呐喊会被岁月尘封,梦魇会被时间遮蔽,锐痛会濒临遗忘,当战争沉痛的背影已经掩藏于茫茫人世,他奔走的步伐越发坚定,记录的执着越发急切……”中,铭记历史的时代呼唤背景下,陈厚志的奔走具有了时代意义,厚重而感人。

      正如给予鹦哥岭青年团队的颁奖辞所写的“他们将小写的梦想,写进了大写的国家和社会,写进时代的洪流”,作为撰稿者,创作组想将平凡人写进时代凸显他们的不凡。

      “但请不要误以为这只是要达到粗暴的‘高大上’,粗暴的‘高大上’只会打碎人物的坚实。”创作组成员说,他们希望要用感动人物的朴实精神打动读者和观众。

      他们认为,这种梳理不是天马行空的。“与‘云里雾里’式的书写不同,作为记者的我们,每一笔一划,都提取自于人物和时代本身。从真实来,到真实去。”

      “扎根琼岛,顺着时代的精神脉搏,我们手中的笔才不至于飘摇不定。”

上一页 | 1 2 3 | 下一页 分享 网友评论 登录|注册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新闻中心 在线首页 投诉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