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红树林群落 筑海岸安全屏障
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经过12年的研究和实践,提出快速恢复重建红树林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恢复红树林群落 筑海岸安全屏障
素有“海岸卫士”之称的红树林在历史变迁中历经坎坷。历史上,我国红树林面积曾达25万公顷,20世纪50年代时尚有4万公顷。但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海岸带的不合理开发,我国红树林面积不断减少,林分质量明显下降。据2001年国家林业局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当时仅有红树林2.2万公顷,并且其中的80%为低效次生林。
为尽快恢复红树林生态系统,使其更好地发挥“海岸卫士”的作用,国家林业局于2001年启动红树林保护工程,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的红树林研究团队担负起恢复、重建红树林的重要责任。红树林研究团队以红树林群落的快速形成为切入点,开展了长达12年的试验研究和造林恢复实践,提出红树林快速恢复重建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成果获得2014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研究团队还获得技术发明专利两项,颁布技术标准两项。
红树林研究团队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主要在两个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一是成功控制互花米草,二是研制了一系列红树林恢复与重建技术。根据不同生境条件,他们将我国南部沿海困难滩涂划分为水深浪大、高盐高沙、贫瘠、互花米草侵占4种类型,针对不同类型采取不同恢复与重建模式。
何为互花米草?“红树林快速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项目主持人廖宝文研究员解答了《中国绿色时报》记者的疑问。互花米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起源于美洲大西洋沿岸和墨西哥湾,适宜生活在潮间带,能够促进泥沙的快速沉降和淤积。在20世纪初,许多国家为保滩护堤、促淤造陆,先后引进互花米草。但是,由于互花米草繁殖力超强,在一些地方疯狂生长,破坏近海生物栖息环境,威胁本土海岸生态系统。我国于1979年引入互花米草,目前入侵面积超过5万公顷。
为解决互花米草入侵难题,红树林研究团队首次开展生态控制互花米草理论基础及应用技术研究。科研人员在被侵占滩涂对互花米草进行捆绑、带状割除、翻压等预处理,再依据立地条件和互花米草浓密程度,选用秋茄、木榄、红海榄、无瓣海桑和海桑5种红树林植物进行不同密度的种植试验。试验结果显示:每公顷滩涂种植2200株无瓣海桑或海桑,两三年后,互花米草覆盖度由100%衰退到15%以下,甚至全部消亡。当互花米草逐步衰退,科研人员对无瓣海桑或海桑林分进行修枝、除杂草等处理,再在林下适当密植木榄、桐花树等耐阴植物,五六年后就形成复层林。目前,红树林研究团队已在华南沿海营造互花米草控制示范林125亩,实现技术推广近万亩。
除生态控制互花米草成功外,科研人员还首次成功研制出适用于滩涂育苗造林的红树林菌肥,显著提高红树林苗木质量和造林成活率;系统研究滩涂后缘主要半红树植物的物候、育苗及造林技术,制订红树林消浪效益定量评价指标体系,提出消浪红树林带的构建技术与林分结构标准,有效提升红树林的生态防护功能。
团队研制的红树林微胶囊促生菌剂,能使个体平均总生物量提高49.3%-74.5%,出圃率提高10%-30%。科研人员已在华南沿海滩涂建立接菌试验林及推广示范林,造林成活率提高10%-30%。红树林研究团队还首次开展了寒害受损红树林生态系统恢复动态规律、寒害受损红树林的快速恢复技术、在2008年特大寒害受损红树林中遏制互花米草复燃的生态控制方法研究与示范,筛选出秋茄、桐花树、无瓣海桑等耐寒适生红树植物。他们将耐寒与不耐寒树种以混交方式种植于寒害致死的红树林迹地上,4年后林分郁闭,保存率超80%,林下还出现了乡土红树植物。在珠海,研究团队采用此方法,已恢复重建了3000亩因2008年冰冻灾害致死的红树林。同时,研究团队开展了银叶树、海芒果、水黄皮、杨叶肖槿4种半红树植物的物候观测、采种、种实处理、育苗和造林试验研究,提出半红树育苗造林配套技术,将滩涂前缘真红树和滩涂后缘半红树在空间配置上进行耦合,拓宽消浪红树林带,提升其生态防护功能。
目前,红树林快速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成果已在广东、广西、海南和福建沿海滩涂的红树林恢复重建工程中推广应用,推广种植的4.8万亩红树林每年创造直接和间接效益7.42亿元,近6年累计产值达44.5亿元。红树林研究团队出版的《中国红树林恢复与重建技术》,为红树林的保护、恢复及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对于我国红树林的恢复与重建,廖宝文充满信心地说,这项研究成果如能进一步推广应用,无疑有利于保护沿海生态环境、保障沿海地区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记者 王建兰 通讯员 李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