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师志愿者连续7年赴青海支教 帮扶8000余名学生
志愿者老师带领同学们跳舞。海南师范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协会实践团供图
“东方还未破晓,我们已经收好行装准备离开。一路向前走着,追着车子送行的学生越来越多……”9月1日,回忆几天前离开青海省海东市下科巴村时的场景,海南师范大学学生陈萌仍是不舍。
陈萌是海南师范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协会实践团的一员,今年暑假,她和同学们远赴下科巴村,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筑梦科巴学子”志愿服务活动,用一个月的时间为当地116名中小学生补习功课。
这是海南师范大学对下科巴村进行定点帮扶的第7年。其间,该校先后有300余人次志愿者参与该项活动,累计提供服务6万余小时,帮扶中小学生8000余人次,用真心真情换来了当地村民的信赖和期待。
村里发生了暖心变化
7月30日,车子驶上通往下科巴村的盘山公路,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概论教研部主任刘荣思绪万千。
2009年,因为一次偶然的机缘,她结识了下科巴村一位外出务工的村民。得知刘荣从事教育工作,村民很希望她能到下科巴村看看——由于地处偏远、经济落后,当地基础教育水平很低,村子里已经多年没有学生考上大学了。
被村民的诚意触动,刘荣与刚刚从新疆教育学院退休的丈夫田永清,跋涉数千公里去找寻这个历史悠久的藏族村落,并着手成立凯博爱心志愿者联盟,开始组织志愿者到村里支教。后来,刘荣调入海南师范大学,便把这项志愿服务活动也带了过来。
再赴下科巴村,刘荣发现了许多暖心的变化。早些年来支教时,村里没有固定的授课地点,志愿者只能在大树下、墙根边、塑料雨棚里授课。而如今,村民们刚一确定实践团抵达时间就赶紧忙碌起来——给露天的平台修了屋顶,给简陋的教室添了教具,还把实践团的住地打扫得干净整洁。
实践团抵达时,村民们夹道欢迎;开学报到那天,不需要呼吁和邀请,一大早就有百余名学生在门口排队等候。人群中,不少孩子看着眼生。原来,附近民和、循化等县的村民也把孩子送来了。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
“这些变化,体现了村民对我们的认可。”刘荣说,在实践团的持续帮扶下,多年没有学生考上大学的下科巴村发生了转变——2018年以来,累计有48个学生考上大学、走出大山。
不负村民厚望,每年临近暑假,刘荣都会提前发布招募公告,以笔试、面试、试讲等办法对志愿者进行层层选拔。今年入选实践团的19名学生,不仅为学生们精心准备了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课程,还额外开设了健康课、魔方课等课外兴趣班。
因为人手不足,部分志愿者每周承担的课程超过30节。即便如此,大家仍主动利用课余时间集体备课、开发新课。实践团成员曾聪说,这份热情是学生们赋予的:“每次课上提问,他们都踊跃回答,下了课还缠着我们继续出题。这种对知识的渴求、对学习的热爱,令人动容。”
支教期间,实践团成员李程鑫收到了一封信。学生华旦才让在信中写道,自己曾有不再读书的念头,是志愿者们的细心教导让他改变了想法,想靠着自己的努力到大山外面看看。李程鑫很珍惜这封来信:“我想,能让孩子们发自内心地想为美好生活努力奋斗,这就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育人。”
盼望着学生们走出大山
为了更好地为当地学生提供教学服务,志愿者们通过大量课堂实践,不断调整教学节奏、教学计划及教学方法等,让知识更简单易懂,让课堂更有吸引力。
注意到当地学生参与文娱活动的机会不多,志愿者们特别延长了大课间时间,把所有学生集中到庭院里跳操。几天下来,只要听到《少年》《向快乐出发》等舞曲,原本腼腆的学生就主动拉着志愿者的手舞动起来。
实践团的关注点,不仅放在学生身上。在支教结束前的总结会上,田永清准备了一节特殊的家长课程,给村民们讲解了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要承担的责任和应该发挥的作用。村民们都说,关注着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每一个家庭的和谐,“田校长”早已把下科巴村当成自己的家乡,把这里的村民当成自己的亲人。
临行前,学生们追着车子送了很远。实践团成员胡哲浩直言,那一句句“老师,我爱你”,让人感到甜蜜又沉重,“我们盼望着重逢,更盼望着看到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大山,去看神州辽阔,去看碧波万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