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力用心用情 做好民族工作(2):富民强村兴县 集中优势打造特色产业
23.10.2014 23:13
本文来源: 蓝网
海南少数民族地区发挥各自的区位、资源优势,着力打造热带高效农业、大林业产业、旅游业和特色加工业等优势产业,经济实力大幅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使海南少数民族群众的钱袋子不断鼓起来。如今,橡胶、槟榔、香蕉、反季节瓜菜等特色产业,成为民族地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地处北纬18度的特殊位置,陵水县光坡镇产出的圣女果鲜亮诱人,口感清脆香甜,颇受消费者欢迎, 畅销国内各大水果市场。
同期声:陵水黎族自治县光坡镇圣女果种植户 王冲
(去年种10亩 今年加种5亩 去年我12月份摘的话 卖了12块钱一斤 市场很好 价格很好 政府也支持我们种)
近年来,陵水县大力发展圣女果产业,并通过产品推介、扩大流通渠道等方式,实现产销两旺。今年全县种植圣女果面积达8万亩,预计年产值将达24亿元。
同期声:陵水黎族自治县县长 杨文平
(注重一村一品 注重每个村庄的特色产业作为一个支柱 把加快农业发展作为我们夯实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载体来狠抓)
五指山水满乡种植的高山有机茶,也备受市场青睐。五指山市政府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 鼓励农民种植茶树,把生态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如今水满乡生态茶叶,已从最初的一斤30元,提高到现在的一斤300多元。
同期声:五指山市水满乡永训村村民 王琼香
(我们种下来了 有公司收 而且那些种苗也是他们供应 对我们农户也有很好的效益)
同期声:记者 刘正
(得益于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 在五指山市水满乡 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 原生态的水满茶和野生大叶茶 如今这些茶叶已经畅销欧美国家 走向国际市场 为当地的农民朋友实现亩产上万元 经过几年的发展 在当地群众心中形成一个共识 要想富 种茶树)
黎族织锦是海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也是五指山市通什镇农民增加收入的一道特色产业,为当地增加近千万元的收益。镇政府聘请黎锦传承人定期举办培训班, 向当地妇女传授黎锦技能,增加致富手段。
同期声:五指山市市长陈振聪
(根据山区的特色 主要扶持农民种和养 加大保护非文化遗产的力度 通过这几样增加农民收入)
去年,海南省民宗委投入2469万元,安排特色经济类项目57个。投入3304万元,发展经济发展类项目83个。主要扶持了陵水冬季瓜菜、琼中南药、白沙贡茶等一批特色产业,有效带动农民增收。
(文字编辑:宁博 视频编辑:潘家仑)
本文来源: 蓝网
23.10.2014 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