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将“互联网+”纳入环保执法常态
时值“世界环境日”,省环保厅发布公告称,广东今年第一季度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数量居全国第二,佛山市连同东莞市、广州市、深圳市涉案数量占比高达81.75%。同时,环保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的环保执法将会引入“互联网+”思路。
面对环保执法问题,有关部门开放思路,引入“互联网+”的思维值得肯定。但笔者认为,
环保执法光引入“互联网+”思维仍远远不够,还应将“互联网+”手段纳入执法常态。
环境保护重在环境管理,而环保执法是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佛山作为制造业大市,在环保执法中面临更多的考验。首先,工业污染源数量庞大,制造业在带来经济GDP的同时,也带来了污染源;其次,环保执法密集于城市,乡镇环保机构的设置较少,而当下的环境污染逐渐转向乡村;第三,执法人员不足,存在“小马拉大车”的现象;第四,公共地区的污染并不能随之产生准确的违法相对人。
笔者认为,面对上述困境,环保部门只有将“互联网+”手段纳入执法常态,才能提高环保执法的效力。“互联网+”手段体现在环保执法中,具体有卫星遥感督查、卫星定位、无人机航拍巡查等方式。通过以上新型技术来监测环境污染可让环保部门及时发现污染源,对突发事故预警并给出解决方案,并且遥感技术可实现全覆盖式的监测,覆盖到偏远地区,这样不仅缓解监测有死角的局面,而且可弥补执法人员不足的现状。另外,实时的监测也能减少违法相对人模糊,执法处理暧昧不清的情况。
“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建立全国统一的实时在线环境监控系统。近年来,佛山环保部门在改善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道路上颇有建树,2014年10月,佛山成为全省首个引入环保警察的城市。下一步,佛山市环保部门更应顺应“互联网+”的大环境,改进执法手段,通过将卫星遥感督查、卫星定位、无人机航拍巡查等方式纳入常态,形成服务型、全方位、精细化的环保执法,争做全省乃至全国表率。虞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