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可兼任总裁,“技术大牛”能评教授,看广东高校如何打通科研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21.07.2016  21:18


  一连两天,省教育厅与南方日报联手推出“广东高水平大学、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周年观察”系列报道的 上篇中篇 ,介绍了“双高”建设的进程和成果。今天,我们推出“周年观察”下篇,一起来了解广东如何引导“双高”建设单位和科研人员,主动对接服务企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努力打通科研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炎炎夏日,政府机关、企业办公楼的中央空调如何既清凉又节能?华南理工大学闫军威教授研发的“中央空调节能集成优化管理控制系统”大显身手。

  在面朝大海的广州南沙自贸区片区,这位激情洋溢的“教授老板”正带领创新创业团队,紧锣密鼓筹划在新三板上市。在大学的支持下,他以自主研发的节能新技术孵化企业,产品走向珠三角、全国乃至东南亚,累计为用户节约空调运行费超2亿元,折合标准煤7万吨。

  这是一个科研成果转化、推动社会进步的典型案例。大学是科研成果的“富矿”,但破除科研成果与产业发展“两张皮”,一直是“老大难”的问题,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要啃的“硬骨头”。

  一年来,广东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出台多种激励科技创新的政策,给高校科研人员“松绑”,引导高水平大学、高水平理工科大学(以下简称“双高”)建设单位和科研人员,主动对接服务企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努力打通科研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人才、智力和技术支撑。

调整“指挥棒”,让科研人员“名利双收

  很多老广还记得,改革开放初期,珠三角出现了“星期六工程师”现象,大学老师、科研人员利用周末时间到企业“炒更”,帮助解决实际技术问题,成为佳话。大学的人才和科技输出,推动了广东经济的腾飞。

  但与目前广东创新发展的现实需求相比,高校的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尤其是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短板”愈发明显。

  分管大学科技工作多年的中山大学副校长颜光美直言:高校的不少科技研究,从“讲故事”拿课题开始,以发论文“讲故事”结束,研究成果“从样本到展品,最后成为废品”,并不能产生直接的社会经济效益。

  科研成果转化遇到“肠梗阻”,问题在于“指挥棒”——高校的考核评价体系。高校往往重课题、重论文,轻应用,轻转化,一些人根深蒂固地认为“做基础研究才是做学问,搞技术应用是二流学问,含金量不高,评不了教授。”而且,高校对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缺乏比较明确完善的制度指引,科研人员顾虑多,往往私下与企业合作,“地下水”潜流,没能正式浮出水面,形成气候。

  必须调整“指挥棒”,给高校科研人员“松绑”,激发创新活力!颜光美形象地称为:要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就得先改革考核评价体系,打通高校内部治理的“最先一公里”。

  一年来,广东先后出台《关于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决定》《关于加快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广东省自主创新条例》《深化高校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科研体制改革政策,完善体制机制,倡导让科研人员“名利双收”。

  政策“大门”打开,高校纷纷打开“小门”,使师生享受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红利:华南理工大学把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平台划定为“创新创业试验区”,试验区内实施股权转化科技成果,原则上成果完成人及其团队可占该股份的 70% 95% ,目前学校每年授权专利 2000多项 ,专利技术转让指标 排名全国高校第一 ;华南农业大学激励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科技成果完成人的转化收益提高到 80% ,学校、所在单位各占5%和15%;广东工业大学制定《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等系列政策,建立以团队为单元的资源配置和考核评价机制……

  作为广东高校“龙头”,中山大学近年顶住压力,悄然推进了一项意义深远的改革:打破一元化评价体系,出台《申请技术、应用与工程类教师职务的基本业绩条件及聘任程序》, 把专利发明、横向项目经费等列入职称申请条件 ,建立更科学合理的职称职务评价制度。“技术大牛”不拼SCI论文也能评教授!

  该校知名的海洋渔业专家黎祖福是首个受惠者。由于对现代渔业产业发展的重大贡献,他“破冰式”获评研究员、教授。他感慨地说,这不仅是职称名称的变化,更是对技术、应用和工程类教师的认可。如今已有多位老师受益,“改革还需深化”。

  体制机制活了,教授们的创新热情高涨了。一年来,“双高”建设高校的科技创新成绩斐然:拥有省级以上科研平台 459个 ,同比增长 22% ;拥有专利 19202件 ,同比增长 31.45% ,成果转化率明显提高。

利益捆绑,将新型研发机构建到产业一线

  产学研结合,怎么破除“两张皮”,实现真结合?广东高校正在将新型研发机构建到企业一线、行业一线去!

  “大学科研不能闭门造车,自娱自乐。不是说教授们把放在抽屉里的科技成果拿出来,推销给企业。这样的成果往往是没用的废品。”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陈志强快人快语,“高校科研应该前置,强调问题导向、市场导向,从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引领行业发展,才会有生命力,才能有效转化。

  过去一年,“双高”建设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共建研究院、企业研发中心、新型研发机构、产学研基地、技术转移机构等平台近 500个 ,其中在广州、深圳、东莞等地合作共建近 30个 新型研发机构,服务企业超过 2000家

  “以后要用机器人造瓷砖!”广东丽柏特科技公司法人代表叶德林掷地有声。佛山建陶产业敢于开辟国内陶瓷行业自动化生产市场的勇气,源自佛山南海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的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该研究院院长杨海东如数家珍地列举了一串数据:这家由广东工业大学与佛山市南海区政府共建的研发机构,以项目合作、落地孵化为抓手,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160多人,其中院士、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内外知名教授等顶级人才50多名。建立精密装备、机器人和3D打印三大研发中心,研发创新产品超过60项,申请专利近400多件……

  研究院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很快显露:孵化的新鹏机器人公司创办不到3年时间,销售额便超过亿元,成为国内卫浴行业打磨机器人的翘楚,带动佛山本土卫浴行业走向智能制造;韦达尔团队研发了面向电子、汽车等行业的等离子设备,其性能提升两倍,能耗和成本均下降50%,填补了国内设备技术的空白……

  华南农业大学与国内畜牧业龙头企业温氏集团的“校企深度合作”模式,是另一个典范。

  优雅大方的华农教授陈瑞爱,身兼温氏集团副总裁、肇庆大华农生物药品公司总裁,经常奔波于大学与企业之间。她深有体会地说,华农和温氏深度合作,“老师到企业当老总,高管到学校当教授”,一起申报国家级科研平台,一起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华农去年从温氏分红超亿元,涌现了一些“千万元级教授”。华农校长陈晓阳将这种校企产学研合作模式概括为“五个捆绑”,一是责任捆绑,实现风险共担;二是权力捆绑,实现校企共管;三是利益捆绑,实现利益共享;四是人才捆绑,实现人才共用;五是声誉捆绑,实现共荣共损。

  “捆绑”,没有捆住手脚,反而“捆出”创新共赢的广阔天地。

培养高素质人才,创新创业风起南粤校园

  走进广东工业大学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两万余平方米的空间,已吸纳百余支学生创新创业团队,不乏获得百万元级融资的潜力项目,俨然“大学硅谷”。

  为了保障学生“有钱”“任性”地创新,广工每年投入 3000万元 ,并吸引社会投资机构在校设立基金超过 1亿元 。学校出地出钱,换来的是学生出成果。去年,广工共有 3680人 参加省级以上各类学科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奖项 410项811人次 。该校与香港科技大学联合承办第十四届全国“挑战杯”竞赛,学校总分 并列全国高校第二

  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大学的使命,也是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长远之道。

  一年来,广东高校师生创新创业蔚然成风。各级各类高校新设立创新创业学院同比增加约一倍,全省 137所 高校中有 52所 高校设置创业学院,建有创业实践基地 969个 。高校应届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比上年同期增加 114%

  广东高校紧贴产业,开设了多种特色班,培养创新创业的高素质人才。华南理工大学有个著名的“基因组创新班”,学生已有 84人次 在《Nature》《Science》《Cell》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 67篇 署名论文,去年有 133人次 在国际大赛中获奖, 336人次 在国家级竞赛中获奖。

  广东还率先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加强培养基地建设,完善管办评分离制度。去年以来新增研究生基地 56个 ,培养研究生 近1万人 ,同比增长11%,尤其是省教育厅与佛山、东莞、中山市搭建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给企业解决了100多项实际技术难题。

  副省长蓝佛安说,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着力深化科研体制改革,改变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效果的单纯量化考核评价方式,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

  “双高”建设,一子激活全盘棋,将为“创新广东”贡献越来越多的大学力量!


来源|广东省教育厅、南方日报

撰文|吴少敏、陈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