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间,海南“农村干部大专学历教育”项目培养了逾万名基层组织人才

15.12.2020  11:10

  10年间,海南“农村干部大专学历教育”项目培养了逾万名基层组织人才

  以“头雁效应”激发“群雁活力”

  12月10日,朝阳初上。陵水黎族自治县文罗镇五星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黄丽萍带着村民在地里采摘辣椒。

  “以前我可没这么能干。”黄丽萍说,论勤劳致富,她有点心得,可被乡亲们选为“脱贫领头雁”后,要怎样管理和壮大“雁阵”,真有点“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

  在海南,与黄丽萍有着同样困扰的基层干部不在少数。为推进农村党建“强核心工程”,我省于2010年启动“农村干部大专学历教育”项目,每年选拔一批农村干部和优秀青年到海南开放大学(原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参加大专学历教育,为基层工作“加油充电”。

  项目实施10年来,累计培养了13330名农村干部和优秀青年,已有8867名顺利毕业,为全省各地加强基层党建、打赢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输送了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组织人才和能够发挥“双带”作用的农村党员。

   缺乏学习

  干部们有想法、没办法

  从辣椒地回到办公室,黄丽萍还得给电商农产品的订货、发货情况制表。

  过去,这都是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现在黄丽萍承担了。黄丽萍说:“倒不是把工作都推给年轻人,而是以前大家没有系统学习过,一天都未必能敲出一份材料,更别说运用复杂的制图工具和网络技术了。”

  一直以来,我省持续抓基层、强基础,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和素质得到了有效优化和提升。但受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等客观因素影响,基层干部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中“有想法、没办法”的问题仍普遍存在。

  经过深入调研,省委组织部根据实际,提出着力培育1万名有“双带”作用的农村党员,同时对村“两委”换届提出明确要求——80%的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要达到相当中专以上学历,努力培养大批“可农可工可商可服”的新型职业农民,为实现海南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因材施教

  学员们听得懂、用得上

  入学前,来自海口市永昌村的村干部吴岳川心里犯嘀咕:“‘大专班’会不会照本宣科、枯燥乏味,甚至就走个过场?”没想到刚入学,他就和55名同学参加了一场“真枪实弹”的辩论赛。

  比赛中,吴岳川小组抽到的题目是“乡村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当他代表该队陈述时,老师的提问一针见血:“乡村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如何协调?怎么让游客成为绿色农产品的消费‘铁粉’?”他被问得直冒汗,却不得不承认:“问到了工作中的短板和盲点,这课上得值!”

  为了精准对应每名学员的实际需求,“大专班”量身定制、因材施教,确定了党建知识、农村经济管理、农村行政管理等专业,吴岳川攻读的经济管理学知识专业,就包括“三农”政策法规、“村官”领导方法与艺术等课程,还要参加实习和撰写毕业论文。

  考虑到基层干部工作实际,海南开放大学还为学员们量身打造了集中统一授课和网上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师资队伍中,不仅有职能部门领导、专职教师、行业专家,还有来自田间地头的“土专家”;授课方式除了课堂教学、基地教学、实践教学、小组学习,还有网络学习平台能让大家时时处处想学就学,力争让学员们“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干得好”。

  为鼓励大家积极学习,该项目还率先在全国推行由省市(县)财政全额资助。所以,哪怕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吴岳川和同学们仍挤出休息时间完成线上线下课程,“这么好的机会不能浪费,‘脱层皮’也要坚持,读下来就是‘脱胎换骨’。”

   星火遍布

  为乡村振兴注入核心力量

  2018年,黄丽萍因通过“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引导贫困户抱团发展,带动当地133户共573名贫困户脱贫,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

  截至目前,已有8867名像黄丽萍这样的基层干部在“农村干部大专学历教育”项目中受益。他们分布活跃在我省各个市县和农村,成为我省贯彻“三农”政策、推动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的核心力量。

  今年,省委组织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2020年至2025年,在“农村干部大专学历教育”项目基础上,实施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双学历双轮训”教育工程,有步骤地扩大对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大专学历教育和中等职业学历教育招生规模,探索开展大学本科学历教育。

  “我省‘农村干部大专学历教育’项目,是一种有远见的培养模式,在全国率先完成了几项‘第一’。相信今年启动的‘双学历双轮训’教育工程又将是一大创举。”海南开放大学党委书记孔令德表示,海南开放大学作为项目承办学校,将举全校之力,为培养一支知识结构合理、业务能力精湛、政治素质过硬的海南自贸港基层干部队伍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