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那盏不灭的航标灯

18.09.2017  18:17

  本网讯 阿姐,渔网不能撒在航道范围内,否则会给过往船只带来不便,赶紧收起来!”9月2日,在海口马村港,航道工邢晓晖在港航管理局马村航道所的巡查船上朝不远处的渔船大声喊着。过了一会儿,巡查船靠近一座海上浮标,只见邢晓晖敏捷地跳了上去,仔细检查电路。烈日下,他浑身被汗水湿透。

  很难想象得出,这是一个患有脑垂体瘤、平时连下蹲都会眩晕的人。

  邢晓晖是海南省交通运输厅下属港航管理局马村航道所的一名基层职工。出生于乐东黎族自治县黄流镇的他个子不高,皮肤黝黑,与省内的大小江河、近海海域打了20多年交道,挖沙疏浚,护航护标。同事们给他的评价就一个字:“”。

  此刻的他,应该躺在病床上静静休养,等待第二次脑部手术。但他却选择坚守岗位,谁来接替,他都不愿意。

  这是一个有故事的人,这个人不寻常。

  盏盏航标灯守护渔民平安

  茫茫海上,一座座航标就如同公路的指示牌,失去航标,船舶就找不到回家的路。而埋头苦干的疏浚工、航标工就像陆地上的养路工一样,守护着一座座亮着灯的航标,也守护着渔民们的平安。

  1992年,邢晓晖大学毕业,来到省港航局下属工程队担任技术员。通俗地说,他成了一名挖沙工兼航标工。

  “那时候我们经常提着煤油灯,扛着几十斤重的航标,走在滩涂路上。陪伴我们的,只有夜晚航标上亮着的那盏灯。”邢晓晖说。

  在那个年代,地方航标所条件艰苦,办公都是“打游击”。据邢晓晖回忆:“以前都是借别人的办公场地,或者干脆自己搭棚干活。回海口时,就得把航标所的牌子摘下来,带着走。”然而,他对航道工作的热情却丝毫不受影响。

  他说:“我不想当官,就想通过努力,让咱们工人的办公条件能好一点,让航标人的工作环境能好一点。

  患病贤内助支持丈夫事业

  海南省港航管理局局长黄飞舟回忆:“晓晖二十多年如一日地埋头苦干,7年前,局里想调他去儋州组建航道所并担任所长。”可那一次,邢晓晖的表现有些反常,他闷着头不说话,心事重重。那是入职十多年来邢晓晖第一次对工作安排有了犹豫。黄飞舟问了许久,他才支支吾吾地说,家庭情况不太允许。

  没人知道,那时邢晓晖的妻子林玉霞已经查出患有肺癌和肾病综合症。他犹豫,是因为舍不得在妻子最需要自己的时候离开。当晚,知道了情况的妻子反而狠狠“教育”了丈夫:“咱们到啥时候都不能忘了本分,把工作干好是第一位,我的病算个啥呢……

  于是,邢晓晖跑到黄飞舟面前说:“您放心让我去吧,我一定能干好!

  邢晓晖一去儋州就是6年,他带着3名航标工组建了儋州航道所。多少年来,航标工出海是没有一分钱补贴的,邢晓晖却常常整天“”在海上。“他站在航标上的身影,让人心疼。”儋州航道所航道工何文科回忆说。

  同事梁芳华告诉记者,大海可能让人孤寂,但晓晖不会寂寞,他的内心是幸福的,因为他有一颗热爱航道事业的心,还有一位善解人意的贤内助,希望他们能战胜病魔,相守一辈子。

  航道航标是他的命根子

  2016年底,邢晓晖被调回海口马村航道所工作。老同事见到他都吓了一跳,因为他瘦了30多斤,身体状况也不太好。

  2016年11月,邢晓晖突感头部眩晕,不能正常站立。他到医院检查诊断,结果是患有脑垂体瘤。医生告诫:如果不及时做手术,脑垂体瘤可能危及生命。他做了第一次脑部手术,只请了5天假就回来上班了。

  “为什么不多休几天?你这是在跟生命开玩笑!”同事们既惊讶又心疼。邢晓晖笑了,指着挂在办公室墙上的管辖航标分布图说:“它离不开人呐!

  它,就是那张绘制着海南省马村航道所管辖的澄迈、临高、屯昌三县的港口、航道和航标分布图。沿海航道12.36公里,内河南渡江航道72.53公里……对邢晓晖来说,这张图如同自己的掌纹一样熟悉。他离不开,也舍不得离开。

  9月1日,临高县域内金牌港灯桩被船舶撞坏,这位老航标人带队奔赴一线维修,谁也拦不住。用邢晓晖自己的话来说,“航道航标是我的命根子,要守一辈子的,怎么能放下?

  25年来,邢晓晖肩头扛过、手里修过的航标早已不计其数。而他本人,也正如一盏飘摇在海浪里的航标灯,那点光虽然微弱却始终不灭。(郭畅 杜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