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年节文化载体为社会凝心聚力铸魂
作者: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教授、社区发展研究所名誉所长、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研究员 李素菊
中国年节(指春节及其前后的几天——编者注)将至,长达40天的春运,将有30亿人次运用各种交通工具出行,相当于全国人口迁移两次,形成了世间独一无二的节日景观。中国年节成为由此最具感召力的社会动员令,将各行各业身处不同角落的中国人融入回家的征程。
一、年节习俗承载了中华古代祖先崇拜信仰传统
中国人浓厚的家庭情绪渊源于信仰传统。在中国,祖先崇拜的信仰起源极早,考古学的研究显示,在山顶洞人时代(距今约一万八、九千年前),就有埋葬仪式,是基于某一特殊的“死后信仰”的行为。到了春秋战国思想有纷争,孔子采中庸态度,既是“敬鬼神而远之”,又将祖先祭祀的基础转化成“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及“报本反始”等伦理观念。
中华民族信仰异于西方宗教信仰,文化上独具特色的就是祖先崇拜。中国人尊敬自己民族的祖先,并把死去的祖先神格化,而不同于西方崇拜纯粹的超越的神。中国人认为前辈长者的灵魂有可庇佑族人的能力,可赐福子孙后代。因此信仰由自然崇拜上升到人文崇拜,与之相适应的忠孝观念构成了家庭伦理,推及到社会伦理,集中表现为中国人的家国情怀。
中国人的这种祖先崇拜信仰形式,在年节习俗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中国的年节把祖宗作为祭祀的主体。千家万户在亲人团聚、吃年夜饭前首要的最隆重的环节就是祭祖仪式。虽然随着时代发展变化,祭祀仪式已经大大简化,但请祖先回家,与全家一起共享团圆饭的程序在多数家庭仍得以保留,成为延续几千年的年节传统,成为整个过大年中最神圣的部分。
二、年节习俗是亿万民众长期生活积累的结晶
“年”最初不是时间概念,而是指农作物生长的周期,如“五谷大熟为有年”。“年”用来表示时间始于夏朝(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至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
“年”习俗萌芽于先秦时期,却形成于汉武帝时代,公元前104年汉武帝颁布《太初历》“年”习俗固定下来,确定正月(农历一月)为首,代代相传,延续至今,已有二千多年。
年节的文化符号,均与喜庆、红火、热闹相关,桃符、门神、春联是重要的标志,有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门对”、“春贴”,源自桃符,上古时有神萘和郁垒两兄弟住山上,守护仙桃树,检阅百鬼,为民除害。后来人们用两块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叫作桃符,再后人们简化为写门神名字,不少人们崇拜的英雄形象也被列入门神之中,如关羽、张飞;秦琼、罗成等,随变迁门神变化。宋时有最早的纸春联,明时称为春联。年画、窗花、福字、中国结等不断被融入年节的吉祥物品之列,被贴在墙壁和门板上。
中华年是世世代代中国人不断创造和传承的文化精品,是值得华夏炎黄子孙为之自豪的宝贵财富。
声明:所有来源为“海口晚报”、“海口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898-66835631(传真),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