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连续3年收入增速低于支出 年底或收不抵支

30.10.2014  10:37

  花的比赚的快,这一幕再次发生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身上。

  近日,财政部公布了2013年全国社保基金决算的报告,2013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基金收入是20790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4%,支出是16699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0%。有专家预测,职工养老保险如此运行下去,年底将出现收不抵支的情况。

  不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李忠却认为,“虽然基金支出的增幅大于收入的增幅,但养老基金的总收入仍然是大于总支出的,能够确保当期养老金的发放和支付。”他还强调,造成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支出增幅大于收入增幅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年国家加大了对民生的投入,养老保险受益人群的范围更广了,同时保障的水平也更高了。比如,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已连续十年上调,这些因素都会造成养老金支出明显增长。

  收入增速放缓

  这已不是养老基金收入增速放缓的第一年。

  记者梳理发现,多年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入的增速一直大于支出,直到2009年,收入增速首次出现了小于支出的情况。自此至今,除了2011年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入的增速再次跃居支出增速之上外,其余的4年,收入增速一直不及支出增速。

  而这一运行轨迹似乎有沿袭的态势。据记者了解,2014年前三季度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是16310亿元,增幅是12.6%,支出是14635亿元,增幅是19.6%。

  同时,根据今年4月份财政部公布的2014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显示,2014年企业职工养老金收入21489亿元,其中:保险费收入17554亿元,财政补贴收入3038亿元;支出19117亿元。也就是说,在剔除了巨额财政补贴和少量利息收入的因素后,当期保险费收入与支出相减,约“亏空”1500亿元左右。

  “支出增速连年大于收入增速的主要原因有二:首先,收入的一部分拿去填补了过去的隐性债务,造成了支出增加;其次,近几年来,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情况和养老金支出的增长情况存在不匹配。”10月28日,某大型险企的专业人士崔鹏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强调,如果制度不做任何调整的话,这种“收不抵支”的态势将会继续沿袭下去。

  众所周知,企业职工养老金收入与全国城镇在岗职工的社会平均工资直接挂钩。记者梳理发现,2007年全国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接近2.5万元,同比增幅高达19%。而到了2008年,虽然增长也高达17.2%,但增幅有所回落,随后几年至今,增幅开始逐渐递减,2013年,社会平均工资增幅仅相当于2007年的一半左右,为10.1%。

  因此,企业职工养老金收入增速放缓也就成了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与之相悖的是,企业职工养老金支出的增速并未随之放缓,因为多年来政策规定我国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每年都需按10%左右的幅度上调,这一减一增之间,最终造成养老基金的收入增速常年小于支出增速的局面。

  建立“同频共振”机制

  针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失衡的问题,人保部虽然表示不必过于担心,但依然将其纳入了下一步的重点工作范围。

  “按目前基金收支状况,不会出现有些专家担心的情况。但是,下一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还将通过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核实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加强基本养老保险费征缴、清理企业欠费、巩固省级统筹、严格控制违规提前退休、加大财政投入等多种手段,不断增强基金的收支平衡能力,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李忠强调。

  2009年、2011年,我国先后启动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两大养老保险与此前建立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一起,使得我国的养老保险基本达到制度上的全覆盖,但是,统筹层次相对较低、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偏低以及违规提前退休等问题均对养老基金的收支平衡造成影响。

  “养老基金相当于一个进水管和出水管,收入和支出应该根据当期的经济发展情况量入为出或者有个相关的计算公式,养老保险支出每年都以10%的比例快速增长是有问题的,不可能无限增长下去。”崔鹏强调,长此以往,20年以后养老金出现缺口或会成为必然。

  据记者了解,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总收入虽然大于总支出,但如果剔除财政补贴,我国已有大半数省份的养老金入不敷出。

  “目前当务之急无非就是两条路,一是多元化的基金补充机制。比如,过去一直在说将国有资产改革的钱补充到养老保险;二是建立灵活的退休机制。我不赞同延迟退休,但是建议灵活退休,也就是你愿意什么时候退休都可以,但是,早退少领,晚退多领。”崔鹏表示,我们正处于一个经济的新常态,居民平均收入下降也有可能是个新常态,而养老金水平也应该随之调整。

  就此问题,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系主任诸福灵也曾强调,改革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正常调整机制,建立一套与物价上涨、经济发展等因素“同频共振”的科学指标体系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