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1941年抗战中国军民是抗战重要力量
中国侨网9月5日电 今年9月3日是中国官方以立法形式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后的首个纪念日,中国领导人与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美国《侨报》近日发表文章称,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参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1年美国参战前的这段时间里,中国军民几乎是独力对抗日军的侵略,并使日本深陷于中国的抗战漩涡。
文章摘编如下:
中国在二战时就被公认为同盟国阵营中的四大国之一,1945年1月6日,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国情咨文中说,美国“忘不了中国人民在7年多的长时间里怎样顶住了日本人的野蛮进攻和在亚洲大陆广大地区牵制住大量的敌军”。
但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和“冷战”等原因,大部分西方国家不愿承认中国在二战中的作用,在西方学者撰写的二战史著作中,对中国抗日战争大都语焉不详,有的甚至避而不谈,这造成了西方世界对中国抗战知之甚少,人们很难了解到中国抗战对世界的贡献。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1年美国参战前的这段时间里,中国军民几乎是独力对抗日军的侵略,并使日本深陷于中国大陆的抗战漩涡。中国对日本的牵制保证了苏联远东地区的平安,使苏联后来能够全力以赴应对来自德国的威胁。1938年,日军在张鼓峰向苏联发动进攻,战斗正酣时,日军反坦克弹药告罄,向东京要求紧急调拨,但当时日本陆军省却已经把绝大部分的弹药生产额都分配给攻击汉口的部队了。
1937年到1939年,英法对德日实施绥靖政策,中国的抗战阻止了远东“慕尼黑阴谋”的发生,避免了中国成为第二个捷克斯洛伐克,使中国得以成为日后同盟国的重要抗日基地。同时,由于将大量兵力投入中国战场,日本在发动太平洋战争时在东南亚方向兵力严重不足,而中国军队也从陆路上威胁着日军的交通线和补给线,使日本的南进战略难以全面展开。
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参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从那时起到日本投降,中国抗战为同盟国最终击败日本聚气发力。当时,世界已分为同盟国和轴心国两大阵营,战线也在欧洲、北非、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全面展开,同盟国之间紧密配合,轴心国的联系却被隔断无法协同作战,这也是同盟国最终获胜的重要原因。
中国作为重要的同盟国成员,承担起了牵制日本使之不能抽出兵力配合德国的任务,同时,中国还派出远征军在东南亚战场上与英军配合展开了缅甸战役。中国对日本的牵制配合了美国的“先欧后亚”战略,使美国得以集中优势兵力击溃纳粹德国,因此,盟军在战略上优势的获得与中国军民所付出的巨大牺牲是分不开的。还是由于中国的抗战才使日本不敢贸然北进,苏联才得以倾全国之力打败了德国。
在14年(从1931年至1945年)的抗战中,中国共牵制了日军近百万人,进行了大小战斗几十万次,到同盟国对日本全面反击时,日本已是疲惫不堪,这也是日本在盟国进攻面前迅速失败的重要原因。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20世纪重要的历史事件,不应该被西方研究者忽视,中国抗战对二战胜利的贡献更不应被低估。这样做不仅是为了正确认知过去,更是为了未来方向。今天的中国,依然是维持世界和平、维系地区稳定的中间力量。更具体地说,9月3日不只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对于这场战争,历史早已有了定论,可现在日本仍有一部分人试图歪曲、美化侵略历史,以此为谋求军事大国地位铺路,西方各国应认清他们的用心,像69年前那样同心协力,防止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