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师范大学办公室关于做好2013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编制和发布工作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编制发布2013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通知》(教高厅函〔2014〕35号)文件精神,学校决定启动2013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以下简称《质量报告》)编制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质量报告》编制工作
高校通过网络向社会公开自己的办学情况,以《质量报告》的形式回应社会问责,接受社会监督与同行评议,建立高校教学质量年度报告与发布的工作机制,将逐步成为今后高校开展教学评估、完善信息公开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质量报告》的编制工作,正确认识该项工作的目的、意义,实行单位主要领导负责制,并指定专人负责,按时高质量完成本单位质量报告撰写与支撑数据上报工作。
二、《质量报告》编制内容
编制内容主要为2013年本科教育基本情况、师资与教学条件、教学建设与改革、质量保障体系、学生学习效果、特色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等七个方面。《质量报告》要充分反映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自身特性,展现学校本科教育的思想、政策、措施、成果,向社会展示学校风貌和办学特色,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成果。
三、相关要求
(一)分工安排
根据教育部相关要求和我校实际,学校对各单位的任务进行了分工安排(具体附件1、2)。请有关单位根据分工安排,认真做好所负责的数据核实、统计工作(数据的计算方法参照附件3,统计数据时间为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并根据统计数据撰写质量报告。学校编制《海南师范大学2013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上报海南省教育厅和国家教育部,并在校园网上予以公布。
(二)时间要求
各有关单位请于10月24日前将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印章的支撑数据及质量报告报送至教务处教学研究与评价科(第一办公楼105室),同时报送电子版。有关单位也可根据本单位年度内工作开展实际,提供其它与本科教学质量相关数据或材料。
联系人:赵菊梅,李佳芯
电 话:65888771(8771),65888759(8659)
附件:1.2013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支撑数据统计工作安排
2.2013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撰写工作安排
3.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
附件1
2013 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支撑数据统计工作安排
1、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教务处)
2、教师数量及结构(人事处)
3、当年本科招生专业总数(招生办)
4、生师比(人事处)
5、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国资处)
6、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国资处)
7、生均图书(图书馆)
8、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种数(图书馆)
9、生均教学行政用房(后勤处)
其中生均实验室面积(后勤处)
10、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财务处)
11、本科专项教学经费(自然年度内学校立项用于本科教学改革和建设的专项经费总额)(财务处)
12、生均本科实验经费(自然年度内学校用于实验教学运行、维护经费生均值)(财务处、国资处、教务处)
13、生均本科实习经费(自然年度内用于本科培养方案内的实习环节支出经费生均值)(财务处、教务处)
14、全校开设课程总门数(学年度内实际开设的本科培养计划内课程总数,跨学期讲授的同一门课程计一门)(教务处)
15、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可按学科门类)(教务处)
16、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可按学科门类)(教务处)
17、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的比例(不含讲座)(教务处)
18、教授授本科课程占课程总门次数的比例(一门课程的全部课时均由教授授课,计为1,由多名教师共同承担的,按教授实际承担学时比例计算)(教务处)
19、应届本科生毕业率(教务处)
20、应届本科生学位授予率(教务处)
21、应届本科生初次就业率(学生处)
22、体质测试达标率(体育学院)
23、学生学习满意度(调查方法与结果) (教务处)
24、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调查方法与结果) (学生处)
25、其它与本科教学质量相关数据
注:1.数据的计算方法参照《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通知》(教发〔2004〕2号)文件。
2.第10项数据参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通知》(教高厅〔2011〕2号)文件,是指学校开展普通本科教学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支出,仅指教学基本支出中的商品和服务支出(302类)(不含教学专项拨款支出),具体包括:教学教辅部门发生的办公费(含考试考务费、手续费等)、印刷费、咨询费、邮电费、交通费、差旅费、出国费、维修(护)费、租赁费、会议费、培训费、专用材料费(含体育维持费等)、劳务费、其他教学商品和服务支出(含学生活动费、教学咨询研究机构会员费、教学改革科研业务费、委托业务费等)。取会计决算数。
3.第23、24两项数据本次可视本校此项工作基础酌情公布。
4.数据的统计时间是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
附件2 2013 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撰写工作安排 | |||
序号 | 具体内容 | 责任单位 | |
1 | 前言 | 学校概况 | 校办 |
2 | 办学定位 | 校办、发展规划处 | |
3 | 专业设置 | 教务处 | |
4 | 在校生情况 | 学生人数 | 教务处 |
5 | 生源质量 | 招生办 | |
6 | 体质测试达标率 | 体育学院 | |
7 | 师资情况 | 人事处 | |
8 | 教学条件 | 教学经费 | 财务处 |
9 | 教学用房 | 后勤处 | |
10 | 仪器设备 | 国资处 | |
11 | 图书资料 | 图书馆 | |
12 | 信息资源 | 网络中心 | |
13 | 教学建设 | 教务处 | |
14 | 教学改革 | 教务处、团委 | |
15 | 质量保障体系 | 教务处 | |
16 | 学生学习效果 | 学生学习满意度调查 | 教务处 |
17 | 毕业与就业 | 学生处 | |
18 | 成就与评价 | 学生处 | |
19 | 特色项目 | 教务处、校办 | |
备注: 1.各部门根据2013年工作实际,也可提供更多其它与本科教学质量 相关数据或材料; |
表一、基本 办学条 件指 标 :合格
学校类别 | 本 科 | ||||
生师比 | 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 |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平方米/生) |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元/生) | 生均图书 (册/生) | |
综合、师范、民族院校 工科、农、林院校 医学院校 语文、财经、政法院校 体育院校 艺术院校 | 18 18 16 18 11 11 | 30 30 30 30 30 30 | 14 16 16 9 22 18 | 5000 5000 5000 3000 4000 4000 | 100 80 80 100 70 80 |
学校类别 | 高 职 (专 科) | ||||
生师比 | 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 |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平方米/生) |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元/生) | 生均图书 (册/生) | |
综合、师范、民族院校 工科、农、林院校 医学院校 语文、财经、政法院校 体育院校 艺术院校 | 18 18 16 18 13 13 | 15 15 15 15 15 15 | 14 16 16 9 22 18 | 4000 4000 4000 3000 3000 3000 | 80 60 60 80 50 60 |
备注:
⒈聘请校外教师经折算后计入教师总数,原则上聘请校外教师数不超过专任教师总数的四分之一。
⒉凡生师比指标不高于表中数值,且其它指标不低于表中数值的学校为合格学校。
表 二、基本 办学条 件指 标 :限制招生
学校类别 | 本 科 | ||||
生师比 | 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 |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平方米/生) |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元/生) | 生均图书 (册/生) | |
综合、师范、民族院校 工科、农、林、医学院校 语文、财经、政法院校 体育院校 艺术院校 | 22 22 23 17 17 | 10 10 10 10 10 | 8 9 5 13 11 | 3000 3000 2000 2000 2000 | 50 40 50 35 40 |
| 高 职 (专 科) | ||||
生师比 | 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 |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平方米/生) |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元/生) | 生均图书 (册/生) | |
综合、师范、民族院校 工科、农、林、医学院校 语文、财经、政法院校 体育院校 艺术院校 | 22 22 23 17 17 | 5 5 5 5 5 | 8 9 5 13 11 | 2500 2500 2000 2000 2000 | 45 35 45 30 35 |
备注:
⒈生师比指标高于表中数值或其它某一项指标低于表中数值,即该项指标未达到规定要求。
⒉凡有一项指标未达到规定要求的学校,即被确定为限制招生(黄牌)学校。
⒊凡两项或两项以上指标未达到规定要求的学校,即被确定为暂停招生(红牌)学校。
⒋凡连续三年被确定为“黄”牌的学校,第三年即被确定为暂停招生(红牌)学校。
表三、 监测办学条 件指 标 :合格要求
学校类别 | 本科 | 高职(专科) | ||||||||||||
具有高级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 | 生均占地面积(平方米/生) | 生均宿舍面积(平方米/生) | 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台数(台) | 百名学生配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个) | 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 | 生均年进书量 (册) | 具有高级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 | 生均占地面积(平方米/生) | 生均宿舍面积(平方米/生) | 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台数(台) | 百名学生配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个) | 新增教学仪科研器设备所占比例(%) | 生均年进书量 (册) | |
综合、师范、民族院校 | 30 | 54 | 6.5 | 10 | 7 | 10 | 4 | 20 | 54 | 6.5 | 8 | 7 | 10 | 3 |
工、农、林、医学院校 | 30 | 59 | 6.5 | 10 | 7 | 10 | 3 | 20 | 59 | 6.5 | 8 | 7 | 10 | 2 |
语文、财经、政法院校 | 30 | 54 | 6.5 | 10 | 7 | 10 | 4 | 20 | 54 | 6.5 | 8 | 7 | 10 | 3 |
体育院校 | 30 | 88 | 6.5 | 10 | 7 | 10 | 3 | 20 | 88 | 6.5 | 8 | 7 | 10 | 2 |
艺术院校 | 30 | 88 | 6.5 | 10 | 7 | 10 | 4 | 20 | 88 | 6.5 | 8 | 7 | 10 | 3 |
备注:
⒈凡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超过1亿元的高校,当年新增教学仪器设备值超过1000万元,该项指标即为合格。
⒉凡折合在校生超过30000人的高校,当年进书量超过9万册,该项指标即为合格。
备注:
办学条件指标测算办法
折合在校生数=普通本、专科(高职)生数+硕士生数*1.5+博士生数*2+留学生数*3+预科生数+进修生数
+成人脱产班学生数+夜大(业余)学生数*0.3+函授生数*0.1
全日制在校生数=普通本、专科(高职)生数+研究生数+留学生数+预科生数+成人脱产班学生数+进修生数
教师总数=专任教师数+聘请校外教师数*0.5
⒈生师比=折合在校生数/教师总数
⒉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具有研究生学位专任教师数/专任教师数
⒊生均教学行政用房=(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行政办公用房面积)/全日制在校生数
⒋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折合在校生数
⒌生均图书=图书总数/折合在校生数
⒍具有高级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具有副高级以上职务的专任教师数/专任教师数
⒎生均占地面积=占地面积/全日制在校生数
⒏生均学生宿舍面积=学生宿舍面积/全日制在校生数
⒐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台数=(教学用计算机台数/全日制在校生数)*100
⒑百名学生配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全日制在校生数)*100
⒒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⒓生均年进书量=当年新增图书量/折合在校生数
说明:
⒈进修生数指进修及培训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学生数。
⒉电子类图书、附属医院临床教学人员已在相关指标的定量中予以考虑,测算时均不包括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