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平:从“一小通”看“一通百通”

14.06.2014  23:03
海南网台消息(海南新闻联播):
        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发展普惠金融”,适应这样的新诉求,这意外着需要进一步扩大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而海南省农信社推出的“一小通”农民小额信贷新模式,无疑就是一个例证。
      “一小通”的好处,一言以蔽之,在于一个“通”字,  接了地气,顺了民意,打通了普惠金融的“最后一公里”。
        “通”字的背后,是创新管理,是提升服务。省农信社结合教育实践活动,在为民增收办实事过程中,主动征集农户客户意见,发现集中体现在两点:贷款额度上不能全面的满足生产要求,贷款手续过于繁琐。对症下药,省农信社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利用网络银行、手机银行等新型支付工具和手段,提供“一小通”等多种便捷、高效、优质的现代金融服务。
        “通”字的背后,更是责任担当,民本情怀。早在2007年,时任省长的罗保铭就与“穷人银行家”美誉的尤努斯“拉钩约定”,海南与孟加拉格莱珉银行开展小额贷款合作,并在探索中创新,形成了“特色产业+小额贷款+财政贴息”的海南模式。罗保铭强调“人人享有平等的融资权”,并指出如果只讲市场和商业原则,金融机构就难于持续,必须带着爱心和责任去做金融。   
          换言之,普惠金融是一种社会责任,一项民生工程,普惠金融说到底就是民生金融。这也给了我们更深的启示,当下,海南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关键在多为百姓办实事,多些管用的招数,多做有利于“通”的事情:基础设施通、民生服务通、合理诉求通,则百姓气通,如此,一通百通!
 
 
        (视频编辑:王昌运      文字编辑:张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