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若淌不过险滩 整个欧洲或反目
中新网7月27日电 香港明报27日刊文分析,有些历史学者视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沉重的国债和国耻心理为第二次大战的主因。分析指,希腊不会变成纳粹德国,欧洲的经济能力和政治心态也不会让它走上绝路。但希腊却会继续遇上多个险滩,每次都会考验一个更长期、更基本的社会架构,解决不好,不单希腊,整个欧洲都会产生动乱、失去信心。
文章摘编如下:
希腊今日的问题非一日之寒
希腊今日才愿面对的问题,已非一日之寒。自1974 年推翻军人统治以来,各类社群不断追逐西北欧那种福利,却无相应的经济基础。政客为了选票,又投其所好,为各式助选人等巧立名目,争取各种独特权利(例如广播员以麦克风上有别人唾液,易染上职业病为由,可以减税)。加上普遍的瞒税和贪污积习,入不敷支,不惜举债,给跨国金融带来掮客甚至造假的机会。
各国政府和企业也半闭眼睛,争取输出物资以满足希腊欲望!直至无法偿还,希腊人仍以为改选政府便可过关,可是,从散碎到凑集的联合政府、从右到中换到左派政权,仍无法追回已经用掉的资源。今天,以最反对紧缩和最反对外国干预作号召而当选的左派政党,终于要面对现实,接受急赈条件。
贷款条件大伤希腊国家主权
为了接受未来3年内可高达860亿欧元的贷款,以重构经济和还债(已欠的欧洲中央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债额不减,不像2011年时可迫使私营贷款者减半),包括120亿欧元的应急贷款(应付挤提和归还到期的债项),希腊国会须于指定的有限时日内立法削减养老金、提高消费税率(例如餐饮、旅游,以至避孕套)、增加企业利得税、取消一些劳工保障(例如放宽商店营业时间、限制一些工业行动,包括容许集体遣散)、禁止政府干预银行业务、 对坏账户采取严厉行动、还要选择有价值的希腊国家资产和公营事业私有化(机场、码头、发电站等),用一部分卖得的钱还债,另一些留在希腊改善国内经济。
欧洲中央银行和欧盟成员的财政部更要希腊保证将来当政的希腊政府不能反悔,并派员到希腊,就地监视它的履约行动。除了褫夺这个独立国家的行政和立法机构在有关行动的决策权,还要求希腊法庭改制以精简程序,从速处理跟收支有关的案件,大伤其国家主权和自尊。
紧缩政策对希腊民生打击更深更广——深的是本来较少福利者更难生活,广的是渐多以往受益较多者终于受到的影响渐深。一直以来透过种种合法(由本区议员争取福利)和非法(逃税的)得益的社群(包括有较高长俸的、有养老金的和有钱行贿的),以往由于有较多办法来减轻紧缩措施的影响,坐视那些找不到工作者和没法逃税者的困境。
他们仍有钱购买外国贵车(新车可以炫耀,旧车可以保值)、继续旅游和享受不用缴税的私家泳池。直至银行限制提款才着慌。尽管多批真正生活艰难的希腊人示威抗议,其他欧洲人中不少仍认为希腊并未实行节约,更不甘心本国税收化作回收无望的贷款。
债权国的内政同受影响
那些经过本身勒紧腰围的欧盟成员,例如仍从财政困难中恢复的西班牙、葡萄牙和爱尔兰,得不到那么“慷慨”的援助;并合东德后德国人都曾节制物欲;还有那批养老金和医疗保险远不及希腊的国家例如立陶宛,反对援助希腊的声浪充斥于朝野。为了抵抗大国和跨国企业的欧盟领袖,希望保持欧元区的完整和避免希腊脱欧后倾往东正教阵营(西、葡、爱等国欠缺这种地域政治考虑,便无此幸运了),忍着希腊数届政府的失信,冒着国内的反对,继续冒险投注希腊。
债权原则不单侵入了希腊主权,也影响了债权国的内政,这次加码济急若不成功,欧盟一些内阁可能会倒台。由于错综复杂的现代政经关系,各国朝野都产生重大歧见,如果不妥协,甚至反目成仇,可能武斗四起。(钟伦纳)
编辑:王晓东